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泻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 厚朴 二两(炙,去皮) 枳实 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注解:
这一条先说脉象,“脉迟”,脉来迟缓。阳明病也会脉迟吗?会的,实热闭于里阻了气血运行,也有可能造成脉迟缓。脉数,也就是脉跳得过快,当然表示阳盛,但脉迟未必表示阴盛。所以脉的阴阳以脉体的虚实来辨别比较准确,尤其是重取沉取的虚实,而不是快慢。
“虽汗出不恶寒者”,这个汗出有可能是阳明病造成。“其身必重”,水液囤积肌肉,太阳表证还是有一些的。“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这是里有实热的表现。据此得出结论,“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表证已经快解了,可以攻里了。治病原则是先表后里,里证重急可先攻里。这里的情况就是里证相对于表证更重要紧急,所以可以先攻里。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前面说过,只是手足汗出,而不是全身汗出是津液不足。这里为什么又说是大便硬结呢?因为大便硬结,气血就要汇聚于里去攻这个结滞,体表的气血相对不足,于是只能手足汗出排热排表邪。阳明病的津液不足一般来讲不是津液的绝对值不足,而是里热结消耗牵制了过多的津液,所以这种情况用下药把里实热下了,津液也就够分配了。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这里讲的是有太阳表证,而“其热不潮”,里实热并不严重,那就不能用承气汤,要先表后里。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泻下。”如果腹大腹满大便不通,可以给小承气汤,下了里面的实热,让胃气回和。不可用大承气汤大泻下。这里其实是有略文,腹大满,没有提腹痛,其实典型的小承气汤证,虽然感觉腹部不痛,但按压腹部是会有腹痛的。提到腹痛,就要说到按诊的问题。一个严谨的诊病过程,像这种里实证最好辅助按诊。我们前面学过的结胸证有按之才痛和不按就痛的区别,这就需要按诊了。承气汤证也是需要按诊的。少阳证严格来讲也要按诊,有的病人自己感觉胸胁苦满不明显,一按胁下就觉得里面胀痛或者皮肤敏感易疼。如果不按诊就有可能漏诊。承气汤证是典型需要按诊的,大承气汤这样的大下之剂,最好看有没有腹痛,不按就痛当然是大承气汤;按之才痛,或者只是腹大满,痛不明显,那就用小承气汤,甚至用调胃承气汤,不可大下。
小承气汤相比大承气汤,大黄剂量不变,去了芒硝,减轻了厚朴,枳实的剂量,其实是大承气汤的温和版。一般大下之剂,《伤寒论》里至少有两个方子以备用,可以先用温和一点的探路,的确是中病了,没有用错,且病不去再用峻猛一点的。还有一个调胃承气汤,这个就是治胃虚的承气汤证,那就更温和了。
方中几味药的剂量也可以随证加减:实多,多用大黄;热多,多用芒硝;腹满腹胀屁多,多用枳实和厚朴。
原文: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注解:
阳明病用大承气汤的指证是大便硬结了,大便不硬结是不可以用的,那有什么办法知道了?腹痛是一个指证,但这个不借助按诊有时候不一定明显,那就还有一个指证潮热,这是津液被里面的瘀阻牵制,热不能顺畅外出而发的一阵阵的潮热。
判断不下的时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小承气汤先探路。比如六七日不大便了,是不是里面有硬结呢?先用小承气汤,如果不腹泻,只是打屁严重了,那就是有燥屎,因为里面堵着,水液下不来,只有气能出来。这时候可以用大承气汤攻。如果没有这种情况,说明里面的硬结并不严重,若一开始有一点燥屎,后面一定是稀溏的,这种情况有脾胃虚,是虚火,这是不可以攻的,攻的话脾胃更虚了,便会腹部胀满而不欲饮食。病人这时候想喝水,喝了水也有可能会吐出来,因为胃弱了。
攻下后,如果病人再次发生发热,潮热的反应,说明里面又再次硬结了,这是硬结初起,津液也已经虚了,只能先用小承气汤来缓攻。服了小承气汤,如果没有打屁变得严重的反应,不能用大承气汤。
这一条讲的是用发热,潮热,打屁这三个证来判断肠道里硬结的程度。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拉水,拉清水,一日很多次,急迫,臭,屁多,这也是里面有硬结,结住了,水能过,粪便过不了。这时候也要用承气汤。药下去,往往会拉出一些硬块来,病就好了。
原文: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不利者亦死。
注解:
这里讲用人的声音来辨证。
前提还是阳明病,如果是实证,就是里面有硬结,病人会谵语,就是大脑亢奋说胡话;如果是虚证,也就是里面没有硬结,只是有些滞热,那就会“郑声”,意思是这个人很啰嗦,总是翻来覆去地说重复的话。
现在有个名词叫“话痨”,说的就是这种“郑声”的情况。我们现代人运动少脾胃虚,饮食又滋腻重口,势必会造成肠胃里面的淤积,不是气血能量充足的人,这种淤积很难到结硬的程度,多数只是里面有滞热,有虚火而已,于是便成了话痨。其实,只要里面有积滞的病都可以当阳明病来治,未必要那么严重才用,病轻则药轻就是了。胡希恕先生说的“食,水,瘀”致病,这个“食”为第一。很多人认为阳明病就是大便秘结或热泻,也就是肠道有实热。这样的话,阳明病的适用范围就被窄化了。现在的中医,对于麻桂附硝黄这样的所谓猛药,往往弃之不用,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生地黄,麦冬,陈皮,黄芩这些不痛不痒的药之间打转转,治小病迁延不愈,治大病就要误人。
阳明病到了极限会怎样?“直视”,津液彻底虚了,都不能滋养眼球了,于是眼睛直了,不转了;“谵语”,这是有实热的反应,那就很危险了,因为津液还在持续消耗。这时候如果发生“喘满”,就是生命功能迅速下降,正常的呼吸功能已经不能支持了,病人是会死亡的。“不利者亦死”,意思是到了这种情况,如果一开始有下利,现在不利了,有可能是津液虚极,无物可下了,这也很危险,病人也会死亡。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