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作者: 苏娜一林夕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11:21 被阅读0次

一一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阅读心得

农村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现状,初走上工作岗位的几年努力学习教学方法,有了方法后就开始周而复始的教着一届届学生,没有研读,没有反思,更没有创新。老生常谈,语文课上得枯躁、无味。年年教着课文,从没达到教语文的境界。

余映潮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一书中,收录了余老师从不同角度的教材研读和别致且实用的课堂设计,为语文教师创新课堂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余老师在序言中写道:“教学需要技能,需要艺术。优秀教师的发展,需要经过三重境界的历练:一是教学技能境界,二是教学艺术境界,三是学术研究境界。从‘教学’二字来看,创意优美、角度新颖、细节生动、手法巧妙、激情益趣、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设计技巧与教学技巧就是教学艺术。”

从“教课文”的角度来看,就是缺少教学艺术,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则充满教学艺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问题驱动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余老师反对教师在课堂上碎问碎答,而是建议用主问题来推动教学。

如:《背影》一课的环节设计。

1、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主问题”:请学生阅读课文,阐释《背影》的结构美。

3、利用这个“主问题”组织学生开展10分钟左右的默读课文,概括内容、划段分层、勾画评点的自读活动。

4、利用这个“主问题”开展8分钟左右的课堂交流活动,学生论析《背影》的结构之美。

主问题的设计,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考是系统性的,对课文结构有整体认识。不至于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教师接连不断的提出问题,学生忙着解决问题,所有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零散的。主问题的提出就是避免日常课堂学习碎碎糟糟,一地鸡毛的现象。

二、强化诵读训练

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因此,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余老师设计了不同方式的诵读训练。

如: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活动三:美段背诵。要求:背诵课文第7段,品味其素朴而又典雅的语言,感受其真切而又深沉的情感。

这则设计余老师让学生明白美段语言的特点,并深情地诵读。

如:《散步》中描写景物的语段。设计的活动是,1、深情朗读。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析其结构特点。学用这种表达方法仿写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本设计是在诵读中分析写景段的作用和结构特点,加强学生对写景段的理解。余老师强调对课文中的精段引导学生美读、深读。

现代文如此,古文更应该诵读。如:《马说》一课,余老师是这样设计的:1、读好全文议论抒情的语气。2、读好文中11个“不”的语气。3、读好段末的虚词“也”所表达的语气。4、读好第3段中各个层次的细节所表达出来的语气。这次古文诵读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词和细节,设计了不同角度的诵读,读好古文,其意自见,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

诵读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组合之美妙。

三、注重语言学用和语言表达

我把这两类放在了一起,虽都有语言,但针对训练对象完全不同,语言学用是对学生的训练,语言表达说的是教师课堂上的表达语。

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语言学用教学包含了读、写、说,如果教师用好,学生语文素养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如:每册语文书学生要掌握生字、生词,还要积累两字雅词、四字短语,还要加强朗读训练,根据课文内容拓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或“微型写作”。这些都是对学生语言学用的训练。雅词、美句让学生自己找来积累,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微型写作”,就应该让学生当堂完成。如此下去,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表达语。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至关重要。不过这往往被教师们所忽视。看教师们在课堂上表达或多或少都会有弱点,如话语啰唆、表达平俗、课堂无语等,这样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影响课堂教学的美感。我们来看余老师课堂上的表达语。

如:师:现在,我们开始品析、品味课文中的佳词美字。(交代语简明)

生1:我觉得“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它不仅表现出了黄莺的活泼可爱,更表现出了初春的生机勃勃。

师:甚至于让我们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快乐声音。(应接语圆润)

生2:我觉得“啄”字用得特别好,因为“啄”是新燕的动作,它写出了新燕的勤劳,也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应接语圆润)

……

师:描述很准确,不是乱糟糟的“乱”,而是表现出生命力各具形态的美好。(中肯的评价)

教师课堂上语言的表达也需要技巧,语言应简洁中不乏生动,还要有知识和情味感,怎么做到呢?余老师告诉教师们,“课堂就是练兵场,要时时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对教学内容要熟悉,要有丰富的感受和充分的备课准备。”教师们如果能在课堂上有简洁、雅致的语言表达,是不是课堂更具语文味了。

对于一直抱怨语文教学枯躁,语文知识零碎,不容易教出色的一线教师,问题不在于语文学科,而在于自身。余映潮老师为教师们展现了语文教学的多姿多彩,而教师们缺少的是思考、细研和发现。

教师们,如果能如余老师般厚积、精研、苦练、创新,就能把“教课文”变为“教语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ht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