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张白纸。后来,我们接触社会这个染缸,被染成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甚至变成了“猪”,却不自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7702/072fe0a3b182bd4e.jpg)
我们为了一个叫做利益的东西,挤得头破血流;为了一个叫地位的东西,无视一切情感;为了一个叫金钱的东西,在道德和法律边缘试探。
一、幼儿园招生枉顾职责
某公办幼儿园开始招生,说是周一招生,结果周一过去的时候,招生办的人说已经招满了。屋子里黑压压全是报名的家长们和孩子们。家长开始指责招生办的人:“不是说今天开始招生的吗?我们一大早就来了,跟我们说招满了是什么意思”。
等了一上午,有的人不愿意等了,满怀失望而归。这时候有人说“我听说啊,找人送点礼给老师就可以进去上学了,估计一两千块吧”“听说,招进去的全是认识的人,什么亲戚啊,朋友啊,各种内定的人选,自己不找人,进去上学很难”。
等到下午,很多家长不耐烦了,他们聚集在一起说:“我们去教育局闹去,不信他们不招人”。结果这行人,就真的去了教育局。把该幼儿园的这种行为,直接上报上去,该幼儿园的园长最终只能乖乖地把这群人的孩子都招进学校了。
「教师的职责不是教书育人,如果连基本的职责都不能遵守,那何谈教书育人」
二、组织刷单、解封、卖高仿等行为挑战道德法律底线
马克思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7702/576eedb694823980.jpg)
1.组织刷单
随着电商的盛行,刷单这个行业也很是火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此。在销量为王的时候,到处充斥着爆款的冲击。想要曝光,没有销量,再大的曝光也是无用功。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网络刷单进行了明确规定,其表明刷单组织者,经营者是违法的。
但是依然有人铤而走险,去做这件事。他们建立一个个平台,这个平台有很多的群,主持一旦有单子就往群里扔,有符合条件的刷手就会去接这个单子。然后按照主持的要求一步步的去操作,就像自己真实购物一样。主持一天下来,能赚200元,刷手是食物链最低端的人,一天也就只能赚个几十块钱不得了了,而且需要很多的淘宝号才能做(那些刷单月入过万的都是骗人的)。每个刷手成了平台会员都是要交钱的,被一种叫“外宣”的人招进来,比如说会员费500元,外宣提成就200-300元,其余的打给“公司”账户。那些做外宣的,每天朋友圈都是各种造假的转账图,什么年仅十几岁就月入10万,20万,我可以你也可以的微商文案等。
「为了金钱,在网络的世界里弄虚作假,看似帮人,实则害人」
2.微信解封
众所周知,一个微信一旦被封,就需要好友帮忙解封才能正常使用。而试想一下,什么样的微信才能被封呢。是打广告太多?涉嫌诈骗?还是卖H片?等等。反正不会是正常的微信无缘无故就被封了。这些组织解封的人就像刷单的主持一样在群里放单,有人符合条件,争相接单,按照组织者要求一步步操作。完成后给与一定报酬,无独有偶,有朋友愿意做的话,介绍成功也给一定的介绍费。
「明知不可行,偏向虎山行。通过一次次拉低自己的底线中,被金钱迷失了双眼。」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7702/474d177eb5dbed58.jpg)
3.卖高仿
网红经济时代,其带货能力甚至比明星还高。但是就是有些网红,打着真代购的名义,卖的却是冒牌货。他们买来出国代购的视频,专柜验货的视频、小票等,让人信以为真,自愿掏腰包。在广州就有一个卖高仿奢侈品的地方,他们长期与各类网红和代购合作,实现”共赢”的结果。
微博上经常刷到卖高仿的,但是卖高仿就要有卖高仿的“亚子”(本人不支持买卖高仿鞋,买得起就买真的,买不起就别买,莫装)。不要打着真品的旗子,卖的假货,还收真品的价格,牟取暴利。
「看似能以假乱真,利益金字塔一崩塌,苍天饶过谁」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7702/7205d0d9620b403a.jpg)
以上皆是举例,事件来源于生活。
还是那句话,做人还是要有自己的底线,或许我们会一时迷茫,但是要记得及时悬崖勒马,但是不要等到最后真的变成“猪”,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记住,猪吃肥了,是要被吃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7702/4595ec0f2ab0cd88.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