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去游泳,正在更衣室里换衣服。走进来两个女人和三个小孩子,孩子们大约3-4岁。
其中有个小女孩儿个子矮小,身体瘦弱。她妈妈去冲凉了,无人照料,她就开始哭泣。
没人回应,她就越发大声地哭泣,旁边的女人把她抱起来安抚,但小女孩儿依旧哭泣,并说:“妈妈,我要妈妈!”
这个小女孩处于混乱和绝望之中,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全部集中在一件事上:找妈妈。
于是,在她瘦小的身体里爆发出洪荒原力的哭泣——这是她找妈妈的激烈的紧急的唯一的方式。
这时妈妈冲凉回来了,小女孩儿的哭声回荡在整个更衣间,使人烦躁。
妈妈也被这哭声激得愤怒,再加上一些叨扰到别人的不好意思,她走到小女孩儿身边,皱着眉头开始指责:
“你哭什么哭嘛!哭得惊叫唤!不晓得你一天在哭啥!”
妈妈越说越生气,小孩儿越哭越大声,她一歪一倒的走向妈妈。
但这时妈妈像抓一只小鸡一样,生气地抓住她的肩膀把她向后推搡了一下,小女孩没站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哭得更撕心裂肺了。
那声音听得我心尖儿颤,同时让人烦躁,于是我赶紧换好衣服出去。
过程中我就在想:这个小女孩应该很绝望啊,她急切的想要妈妈的安慰,而妈妈推开了她。
其实很能理解当时妈妈的情绪状态:被哭声激怒了。
我们可以看到:妈妈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在“妈妈”这个位置上了,而是也变成了“小孩子”
——你让我烦不高兴,我就推开你!你哭得大声,我就骂得更大声。
尽管妈妈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在那时的情境中,回到了孩子的状态。
因为孩子不停的哭泣的情景,也许唤起了妈妈童年时候没有被满足时的愤怒和无助。
妈妈被情绪淹没了,此时她的心理世界也是一片混乱,愤怒烦躁可能还有一些手忙脚乱的无力感。
父母如果以孩子的状态去回应自己的孩子的,就像前面这位妈妈“愤怒地推开孩子”——就是一种情绪性的攻击。
越想让孩子不哭,反而孩子哭得更厉害。
这样的回应需要避免的。
妈妈需要再冲突时,回到自己成年人的状态中,去看到自己作为妈妈的功能:“我的女儿现在很混乱绝望,需要我的安抚。”
当孩子处于情绪中,父母要如何去回应孩子呢?
第一步:帮助孩子区分情绪
我们说——“回应”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山谷里面大喊一声,能听到回声。我们会因从山谷那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而兴奋,又多喊几声,想再听一听;
而听到回声,我们知道——奥,原来我存在这山谷里啊,有一种定位感和踏实感。
试想如果你在一个未知又混沌之地,拼命呐喊却无回音,是何等恐惧不安?
孩子,本就从混沌中来,婴儿时她依靠妈妈的回应来听到自己,来建立基础的定位感和安全感。
这时妈妈的回应孩子哭泣主要以行动:孩子哭了,就抱起来,喂奶,换尿布。
孩子再大一些(1-3岁)时,妈妈的回应就需要帮助孩子,去分辨她的情绪:为什么哭呢?
有时哭是因为生气,有时是恐惧,有时是沮丧、无能为力,还有时是想要东西。
分辨出那个情境,那一刻,孩子哭泣的背后是什么。
妈妈可以问:
“宝贝是不是觉得害怕呀?”
“是不是生气了?”
“哭是因为伤心吗?”
这时的回应是需要去帮助孩子识别她的情绪,把她从混乱无序的情绪海洋里面提溜出来,区分出愤怒、愤怒、悲伤、沮丧的情绪。
帮助孩子区分情绪,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心理养育,这是发展孩子的情绪能力的第一步。
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区分自己的情绪,控制管理情绪就无从谈起,继而发展出很多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第二步:引导孩子将情绪与事件相连接
接着,当孩子能够区分自己的情绪感受后,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去连接情绪和事件。
妈妈可以说:
“宝贝感觉害怕是不是因为妈妈没有在身边呢?”
“宝贝生气是因为玩具被拿走了吗?”
“宝贝觉得伤心不想妈妈去上班吗?”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理应知道引发他自己情绪的缘由。
回忆一下,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心中突然升起的一股烦躁不安的情绪所困住,而却说不出这股烦躁的由来?
这些就是我们内心没有被辨认的情绪,我们只能说“烦躁”“郁闷”“难受”,但不能清晰的辨识,也就更难把它们和客观事件联系起来。
连接情绪和引发事件,能够帮助孩子去理解自己。
很多时候其实父母是能够猜测到孩子是因为什么哭泣的,这时就需要去引导孩子,让他自己去和自己的情绪建立联系,明白自己的情绪从哪里来。
第三步:帮助孩子学会承载自己的情绪
最后一步,帮助孩子去处理让他哭泣的困难情境。
“哭泣”是一个信号: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孩子遇到了他不能处理的事情,就需要父母以“帮助者”现身了。
父母以自己成年人的智力和能力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和评估环境:如果我是他(孩子),我要怎么做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清楚“帮助者”和“满足者”是不同的。
如果父母扮演“满足者”,比如:
孩子因为玩具被丢了哭泣,父母立马买一个让他不哭了。
看起来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其实孩子的困难是在于:我心爱的东西失去了,我不能承受这份伤痛。
父母是需要帮助孩子去面对这一层的困难。
“帮助者”是去帮助孩子学会承载自己的情绪,你可以问自己:
我心爱的项链丢了,我要怎么办呢?
因此当孩子哭泣时,父母需要抱持性的回应:
1、帮助孩子去区分情绪
2、联结情绪和事件(理解情绪)
3、帮助他处理困难
那个更衣室哭泣的小女孩儿,她妈妈平日里应该很少抱持性地回应她的情绪。
她在陌生嘈杂的环境里感到非常不安,强烈需要妈妈的安抚。
当我已经在游泳池大门口换鞋准备回家的时候,这时我又看到了那个小女孩儿。
她没有再哭泣了,脸上挂着泪痕,她妈妈没有在她身边,她歪歪倒倒地往前走。
她的眼神空洞迷茫,似乎没有聚焦,她一直伸着自己的一只小手在身体前,那个样子——就像一直在寻找着什么。
(文章首发:三点一弯钩)
作者:米娅Mia (公众号:Mia梦蝶: miapsy)
成熟做人,单纯处事。
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治疗师 分析心理学取向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