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扩招。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以百万计。不仅是本科扩招,研究生也开始扩招,一个直接的后果是“人才高消费”现象出现,用人单位水涨船高,即专科生能做的事,本科生来做;本科生能做的事,非要招研究生。且随着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的大学生起薪也难达预期,甚至出现大学生收入不如农民工。教育被视作一种投资,当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时,受教育的风险无疑加剧了。人们不得不惦量受不受教育,受多少教育。由此导致“读书无用论”抬头,特别是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对此深信不疑。去年微信圈里一篇“底层放弃教育,中层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火了,被不断转发,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不同阶层人们对教育态度的真实写照。
然而,读书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是。对于教育的作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教育是实现公平和自由的“利器”,是促进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最主要的机制,也是改变阶级分裂状况的有效体制;二是认为教育作为阶层再生产的“助推器”,如法国学者布迪厄认为学校不过是“一个生产与再生产社会与文化不平等的主要场域”。第二种观点现在越来越占主流的趋势,因为从现实来看,中上层阶层的子女在学业竞争中所占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下层阶层子女所拥有的无论是经济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无法与前者相比,导致在学业乃至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通俗地说“无爹可拼”。底层子女总能感到一种无力感和悲哀感,要么与命运抗争,要么向命运臣服。如果真的臣服于命运,那么阶层固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事实上,对于底层子女来说,教育可能是唯一一条向上流动的通道了。也许你会说,现在的大学生能挣多少钱?我开个店、打个工,一年也能挣这么多。是的,我承认,从金钱上来衡量,多读书未必就会有多好的前程。但我们的生活中难道就真的只能谈钱了?钱真的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国家与民族该是多么的可悲。首位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华人何江说,当人们不再笃信学习改变命运,他很难过。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农村走到了世界顶尖大学。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作为没有其他社会资源的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雨伞就要奔跑得更快”,读大学也许不是打破阶层循环的唯一途径,但绝对是最好的途径。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读书?读书的好处首先是获得一纸文凭,当大学毕业证书成为基本的“敲门砖”时,我们必须要获得。千万别只看到文凭的贬值,当你拥有文凭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加我们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只有到了这个平台,我们才能看得更远。读书更为重要的好处是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应对世界。遇到困难时,不只是怨天尤人;看到不公时,不只是人云亦云。
不要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受教育上,但也请千万别相信“读书无用论”。读书什么时候都有用,也许改变不了命运,但可能教会我们看待命运的方式,让我们更坦然地生活在世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