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32869/e2564266976717d7.png)
今晚看了央视一档电视节目,讲的是医者李桓英的故事。
01 95岁的新党员
李桓英1921年出生于北京,与中国共产党同龄。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一年后留学美国名校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
1950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一批官员,1958年世卫组织又对她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聘请,但她却依然选择了回国。
2005年11月8日,以她名字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成立。
2016年12月27日中午,95岁高龄的李桓英女士在此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记者问她现在入党是不是太晚了,她说不晚,这辈子如果我不入党会后悔。
02 医者李桓英
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医学工作者,她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
上世纪50年代,在印尼防治雅司现场,当地的感染率高达50~80%,李桓英不畏惧,到现场救助印尼雅司病人。
上世纪60年代,李桓英在连紫外线设备都没有的陋室中,自力更生,研制麻风抗原,并在自己胳膊上注射,试验成功。
上世纪70年代,为消除患儿的头癣,李桓英土法上马,自力更生,自制灰黄丸,她连续3天自己服用,没有毒副作用,才给患儿服用,使苏北患儿彻底治愈。
在麻风病人受歧视的年代,麻风病人离开家乡,躲进深山,自发组成村落,被外界称为“麻风村”。麻风村曾是众人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
那时即使是参与救治的医生也是把自己像防化兵一样封闭起来,外露部分只剩下两只眼睛;发药时,许多医生是通过木棍递过去的。
而李桓英却做了一个截然相反的举动。在麻风村,李桓英与麻风病人握手拥抱,吃麻风病人家里的饭,她的举动使整个麻风寨沸腾:“天哪,北京来的女医生不怕麻风病!”她的举动给了麻风病人人的尊严,生的希望。
李桓英一次一次翻山越岭走进麻风村。到麻风村要过河,乘坐的独木舟左右摇动,随时有倾覆的危险,遭遇翻船,她笑呵呵地说:“我这么胖,沉不了。”进山的路山高路险,她经历了两次车祸,一次被从车窗里甩出,伤了肋骨,断了锁骨,躺在血泊中昏迷不醒。
这些经历李桓英从来没有叫过苦,她说;“叫苦是没用的,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还不是照样往前冲?”
1985年李桓英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有万余例麻风病患者被治愈,经过10年监测,复发率仅为0.03%,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这一巨大成功,很快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注意,经10年的监测期考察论证后,于1994年向全世界推广。
03 最美的人生
98岁高龄的李桓英还是一名上班族,在北京友谊医院,时常能看到一位老人,满头银发,手拄拐杖,步履稳健。老人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而且不失率真的个性。“我很高兴,90多岁还能做点工作,没白活。”她说。
李桓英的目标要工作到100岁,还有两年,她说如果天天在家看电视、睡觉那多没意思,她还有没攻克的难题,她还想到当年救治过的云贵川病区去看看。
李桓英终生没有结婚,过着简朴的生活。98岁的她还可以自己上街买菜买水果,有时在家里自己煮面吃。“回到家,我喜欢看《参考消息》,看电视上的新闻节目,有时听听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CD。”她指着身上的T恤说,“这件穿了好几年了,我觉得挺好。”
面对镜头,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没有对人生的感慨,没有对岁月的唏嘘,诉说着自己还要做的事情,语态平和安然,言辞却执着坚定。
在这位98岁的老人身上,我看到了最美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32869/b08bc42975e7483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