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子》解析
14-子游-20170501-《道德经》

14-子游-20170501-《道德经》

作者: 颜兮优兮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9:31 被阅读35次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如果道理可言,那就不是永恒的道理。如果命名,那就不是唯一的名字。没有命名,万物本质发展的开始;命名定义,万物开始来呈现。所以没有追求没有欲望的看,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点;若有追求欲望的看,能够观察出其深度极限和其表象。有名和无名这两种状态,是同一形体的不同显现。无名的状态就是实质状态,有名呢,是被定义命名的状态,那么这两种是同一物体,只是被命名不同。在这同样深而又深的两者之间,我们不断地深入地循环运行,这就是一切行为与运作的微妙法门,等我再看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他本有的样子和命名的样子,如果这两者能区分并且能正好正确的运用和把握,那么这就是世界一切运用的法则。

道理是不变的,但命名是可以改变的。无以名状的微妙和规律。同一形体的不同形态,本有状态和命名状态。讲事物的两个方面,道,万物本有的样子,是自然中本有的状态,而不是外物所加的。亦可说是人和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哲学推崇自然,所讲所论更专注于万物本身也就是自然和人的关系。

在看一个事物尽量去看它本有的样子,对世界理解的要更加的透彻,而不是只看其表面被定义的内容。追求自然的状态,追求纯粹的快乐,得到精神上的食粮会让人更为愉悦。当外在的东西强加于身,物质世界高度充斥而这易迷惑内心的精神感受,精神会变得匮乏,欲望会膨胀。在无欲望状态下,去做,只是追求内心纯粹的快乐,不被表象所迷惑。看人之长处欣赏其优点,而并不是一叶屏障只看到对方的缺点。

客观去看待,用澄澈的双眼去看待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 14-子游-20170501-《道德经》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

  • 14-子游-20170506《道德经》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生养万物的道啊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

  • 14-子游-20170505《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

  • 14-子游-20170508《道德经》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

  • 14-子游-20170507《道德经》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

  • 14-子游-20170509《道德经》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 14-子游-20170510《道德经》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

  • 14-子游-20170511《道德经》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

  • 14-子游-20170512《道德经》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田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

  • 14-子游-20170504《道德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的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子游-20170501-《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v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