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在和青年人的谈话中提到咨询过程中用到的三棱镜,三个面分别是“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哲人说聊前两者并没有意义,需要关注的是接下来要怎么做。
青年人觉得哲人很残酷,我当时也在心里这样暗暗想,后来哲人说,这是他们的选择,是来访者自己的选择。
过去的意义是现在的我们赋予的,过去并非真实存在,真实的只有当下。否定过去的存在也让我困惑,因为我的想法是在思考接下来怎么做之前,总要允许自己在情绪里面待一会儿。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允许自己在其中,相信人的向上潜力,在旁守护。之后他们想要改变的话对于他们缺乏的知识经验提供支持。
另外哲人提出了两个点引发我的思考,他说,人因为无知而犯错,不需要带着责备去恐吓,只需要平静讲述正确的做法即可。如果明知故犯,需要我们看到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今日两句话: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选择都会是“以后怎么做?”
不知者无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