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用好奇,抵达远方

作者: benignHu | 来源:发表于2020-09-28 09:04 被阅读0次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心里的乌托邦——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饥渴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下面请点看,由百度、中国行星探测、我们的太空共同制作的“用好奇抵达远方”视频文案。


用好奇 抵达远方_腾讯视频

就如上面视频中,何炅老师说的:“因为好奇,我们仰望;因为仰望,我们有了更多的好奇。”

今天参考英国作家,演讲家伊恩·莱斯利著的《好奇心》,跟大家聊聊何谓好奇,好奇心的好处、如何保持好奇心,供参考:

01、何谓好奇心

一、好奇心定义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于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依据达尔文的理论,一般的灵长类动物有三大驱动力,食物、性和居住地。

而人类有第四个驱动力——好奇心!

换而言之,好奇心是一个相当相当本质的一个概念,像“激情、梦想、兴趣”等,本质上都是从好奇这个原始驱动力的根上生长出来的枝杈。

二、好奇心分类

依据《好奇心》,好奇心分为两种;

一是消遣性好奇,即广泛、浅薄的感兴趣,如;儿童遇到什么都问为什么!

是认知性好奇,即深入,主观地去探寻知识。消遣性好奇只停留在感兴趣层面,认知性好奇是真正的有兴趣,会主观地、深入的、更努力的去探寻,是消遣性好奇的升级版。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他曾提到如何将一个感兴趣的事,变成真正的兴趣?

两者的差别就是一个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而后者则是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相关知识,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本质上是知识量与投入的差别。而这种培养兴趣的过程,与“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的转换如出一辙。

或许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所拥有的真正的“兴趣”,一定是认知性好奇的产物。

三、好奇的原理

心理学家及经济学家乔治·罗文斯坦说,好奇心是人对信息缺口作出的一种反应。他认为,信息的缺口,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刺激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对学习的渴望。

02、好奇心的优势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听过“认知吝啬鬼”,就是说我们大脑的习惯就是懒,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认知吝啬鬼”存在有其目的。求知、动脑需要消耗能量,而我们的大脑为了让我们活命,开启了自我保护功能,控制我们的求知耗能,即尽量不动脑。

所以,我们人类对大块的知识不太感兴趣,如让一个理工科同学的去研究哲学会很难。

但是如果有一天,他无意看到了一篇很有趣的哲学文章或者书籍,这篇文章或者这本书就把哲学整一块的知识撕开了一个小口,激起了好奇心,而这份好奇会促使他作进一步的探寻,至于最后能走到哪里,就看他认知性好奇的程度。

而我做”心里的乌托邦“这个微信公众号的目的,也正在此。

我把每天学到的知识在此分享给各位,把围绕”个人成长“的整块知识撕开小口,激起你们的好奇心,让你们在闲暇时能做进一步的思考,探寻,从而成长的更好。

当然对我个人而言,每天的输出会要求我做进一步的输入,起到督促自己作进一步学习的作用。

03、如何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这本书提出了7种保持好奇心的方法:

一是虚心若愚;

沃尔特·迪士尼创办了迪士尼公司。他去世后,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作者认为,迪士尼公司未能延续早期辉煌的部分原因,即是没能将创始人的好奇心这一精神传承下来。

史蒂夫·乔布斯在评价迪士尼CEO时说,在迪士尼遭遇一连串失败时,皮克斯(电脑动画制作公司)出品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电影。但迪士尼的CEO在与皮克斯打交道的20年中,在皮克斯一共只待过约两个半小时。他对皮克斯从不好奇,而拥有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傲慢、过分自信,使人不思进取,失去好奇心。

所以,史蒂夫·乔布斯提出了“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二是建造数据库;

好想法,并不是临到需要时苦思冥想就能萌发的。它的产生植根于创造者的长期积累。

所以作者说,已有知识的储备越多,新知识就能被同化得越好,且有着更高的创新性可能。这就是知识的群聚效应。

三是要有“狐猬“精神;

古希腊诗人阿尔齐洛科斯说,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换言之,狐狸博学,刺猬专精。而在当代,我们要拥有“狐猬”精神,才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

“狐猬”们拥有IBM提倡的“T型知识结构”。也就是工作者能将某一项资深技术和对其他学科的广泛了解相结合。

比如查理·芒格,他就像一只狐猬。一方面,他精通股票的选择技巧,在买卖方面的经验无人能及。另一方面,他阅读大量自己专业以外的书籍,并将它们进行整合。当他面对一项业务时,会从数学、经济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来审视。

四是询问关键的为什么;

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克里斯是一名美国商人。他的公司向欧洲一家公司购买产品原料。在价格上,双方达成了一致,但在专属权问题上,双方陷入了僵局。

对原料不得售予其他美方竞争者的要求,欧洲方不能接受。即使美方给出更高的价格。最后,美方只能派出克里斯前往欧洲谈判。

克里斯在谈判中,只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欧洲方不同意把原料的专属权给美方呢?就改变了谈判的结果。

原来,如果欧洲方签署专属权,就会违背他与表兄之间的一份协议。得知情况后,克里斯提出让欧洲方在提供给其表兄的原料之外,为美方提供专属权。于是,两家公司成功达成协议。

询问关键的“为什么”,有时对解开复杂的矛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是做一个思想工匠;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思想工匠”的典型。他是一个行动派,一位实干家。他通过不断实验来满足认识性好奇。比如他将橄榄油倒进大海,观察水面的平复情况。即使失败,他也会仔细记录实验的细节,以便为将来的尝试提供线索。

作者说,除非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工匠”,否则,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富兰克林的精神。而作为一个“思想工匠”,对事物的探索,不仅要有总体规划,也要钻研细节,既要关注过程,也要注重结果。

六是质疑你的汤勺;

先锋艺术家、作曲人约翰·凯奇说,如果2分钟后,你仍然觉得某个东西很无聊,试试4分钟。如果依然无聊,就8分钟、16分钟、32分钟,直到你发现,原来它一点都不无聊。

当我们被迫把时间花在乏味的事物上时,是否想过,把这些平常的事,变为能激起好奇心的事?一方面,如果我们必须投入时间,那么别轻易浪费了时间,让自己在无聊中度过。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开始对它们感兴趣,就会更乐意投入时间。

来吧,开始质疑你的茶匙,在普通事物中发现乐趣,将无聊变为不无聊。

七是将谜题变成奥秘;

作者说,谜题(有确切答案,如破解密码)被解决后,我们就不再需要好奇心的驱动。而奥秘(无确切答案,如探寻生命的意义)则需要我们永不停歇的探寻精神。

所以,当我们遇到谜题时,要不断提醒自己其背后的奥秘所在。因为这个发现,也许能陪伴我们很长时间,并能给予我们更持久的快乐。

当我们探索的奥秘越多,收集的信息就越多,知识的涉猎就会越广阔。

04、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好奇话题的文章!

你对好奇产生了好奇了吗?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您有启发,谢谢!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心里的乌托邦,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图,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学习| 用好奇,抵达远方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心里的乌托邦——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

  • 抵达远方

    那些容易幸免的日子已经过去 鸟儿躲进山里避免鸟儿降生 翅膀避免与天空碰撞 避免得病,飞行是过敏症 抵达远方就是不治...

  • 【诗】今天就要过去:我用诗抵达远方(后记)

    今天就要过去:我用诗抵达远方(后记) 我们总是通过做梦来抵达现实世界的彼岸,而我用另一种方式诠释我的梦幻,我用诗抵...

  • 0

    因为无法抵达远方,所以思念远方。

  • 如何抵达远方?

    所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可以心无旁骛的去为之努力,尽可能的披荆斩棘走过去,而不知道的人,却只...

  • 三行秋

    (一)银杏 冰冷的剑芒 掷破虚空,却刺不破 用生命熬制的辉煌 (二)野鸭 如果梦想抵达不了远方 那就抵达你的胸膛 ...

  • 不出发终究无法抵达

    抵达?抵达哪里?为什么要抵达?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无尽的田野。”问题是无尽的田野在远方,不在脚下,...

  • 向往

    大多人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新鲜好奇的世界,风情万种的异地,我们都在心中向往着远方,向往未曾抵达的地方。 ...

  • 强大自己,抵达远方

    十年时间算什么,三年又是什么,选择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人世间最难割舍的是亲情,人世间最难用理智去分析的也是亲情。 ...

  • 抵达了的远方

    来深圳已经两年 每次在公交上看着窗外 感觉这里还是如初来时 那般陌生 这里有山有水 没有家 这里有朋友有同事 没有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 用好奇,抵达远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zr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