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是毒

作者: 武陵清泉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1:21 被阅读27次

    罗素说:妒忌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感情之一。

    我说得更夸大一点:妒忌跟毒品一样,容易让人上瘾,很难戒。

    妒忌,也是人们常说的‘’红眼病‘’,它会繁衍出人的‘’攀比‘’、‘’虚荣‘’心理。

    妒忌在普通的人性特点中,是最为可叹可悲的。妒忌者最希望的是:别人遭受不幸。

    妒忌带来的往往不是对别人的危害,而是给自己带来不幸。因为:妒忌者总希望别人遭受不幸,即使他不受到外界的责罚,也会因为别人没有遭到不幸、悲叹自己没有得到公正待遇而反受不幸。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妒忌不仅危害成年人,他会早早的在儿童心里扎根,埋下祸患的种子,直到年老人去。

    罗素在《人与妒忌》一文中说到:‘’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还不满一岁就有了这种心理,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极为慎重地对待这一问题。‘’

    妒忌是毒品,儿童勿沾,要及早隔离。

    01.

    一次,女儿和她的伙伴一起在我家玩画画。女儿平常喜欢画画,画完后还会讲给我们听,得到她所期望的赞扬。她的伙伴在画画这方面不及她,很快女儿画完了,开始讲自己的画。

    她的伙伴急了,满脸不悦,瞅瞅女儿的画,然后一脸的不肖,说:‘’你看,你画的公主穿的怎么会是蓝裙子?公主穿的都是白裙子的!你画得不好嘛!‘’

    女儿一脸无辜,说:‘’公主也会换裙子的啊!你画一个穿白裙子的公主吧!‘’

    ‘’我才不画公主呢,我不会!‘’她的伙伴说。

    女儿无语。。。

    接下来几天,女儿在话语里会时不时的说出我的画的这里不好哪里不好了!

    02.

    一天,邻居有事,让我代接他的女儿,带到我家和我女儿一起玩。

    我接到邻家女儿,说先去我家,邻家女儿满脸不悦,说:‘’为什么总去你家?不去我家呀?你家有什么好的啊?‘’

    我一顿解释。。。

    03.

    一天接女儿放学,女儿刚一见到就嚷嚷:‘’爸爸,你再给我买个红色跳绳吧。‘’

    我说:‘’宝贝,为什么呀?你不是有个黄色的跳绳了吗?‘’

    ‘’今天,我们同学小雪跳绳可厉害了,老师还说她的跳绳漂亮,我的不漂亮。‘’

    我又是一通解释。

    举这几个事例,不是说女儿的伙伴、邻家女儿已经有了严重的妒忌心。而是觉得,这是一种潜在的影响。

    我们常见到的妒忌现象是:老太太们常比谁家的子女孝顺能干,要是哪家儿女真的比自己的优秀了,就会说一通人家子女的不是。同事常比谁的房子大,如果谁家的房子大了,就说人家的房子风水不好!常谈论谁谁又升职了,其实那人能力不怎样,不就是会跑会送吗?。。。等等。

    我想说的重点是,妒忌往往是童年时的经历造就的,一旦染上,就会成为他的一种心理和思维习惯。

    几个孩子在一起,如果我们冷落了某一小孩,她就会心生憎恨,转而成为妒忌,变得喜欢破坏其他孩子的好事。

    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如果父母没有给予他应有的情感和陪伴,他会和其他孩子的父母形成对比,造成妒忌。

    在校园,老师的语言影响也不可忽视,老师如果不能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或特点,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特长,转而围在其他人身边,活在老师常说的对比和夸奖里。

    这种建立在比较思考基础上的思维习惯,是一个人致命的缺点。形成比较思考习惯的人,一旦走入社会,就会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否定他人的优点上,否则他就得不到畸形的满足感,落入妒忌的深渊。一个人独处时,会感到特别的失落、特别的悲观、特别的痛苦,或者陷入一种虚无的狂妄,最后导致一生的不幸!

    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媒体的兴起,虽然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距离,同时也让我们妒忌的空间更大了、范围更广了。我们应该警惕:不要及早的让自己的孩子接触这种对比,或遭遇不公。社会太大,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改变跟孩子的说话方式和语气,改变孩子生活的环境。

    无论是父母、校园或者成人社会,都应该提升理性思考的能力,及早关注孩子的情感,给他们一个干净的情感世界,不要让孩子早早接触妒忌这个毒品。

    如罗素所说:‘’尽管妒忌是邪恶的,它的作用也是可怕的,但并不完全是个魔鬼‘’、‘’文明人必须像开阔自己的视野一样,开阔自己的心胸。。。‘’

    文明社会,理应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妒忌是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ec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