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医生

作者: 寒梅fm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12:16 被阅读0次

         我的父亲是个医生,到了古稀之年的他,仍然精神矍铄,头脑敏捷,看报写字,刷微信,样样能行。最让我们后辈们敬佩的就是:兢兢业业工作了近50年,救死扶伤挽救了无数的病患,直到今天还坚守在医疗战线上不知疲倦。

    一、从“放牛娃”到“医科学士”


        父亲1943年出生农村,是个放牛娃。家中兄弟姐妹5人,没钱读书,就兄弟几人轮流上学,没学上的孩子回家放牛。父亲放牛,书本不离手,聚精会神地看书,常常把放牛的事忘得干净。自家的牛不是闯进了别人家的农田,就是踏进了别人家的菜地,没少挨爷爷的打。不是放牛娃的料,却是块读书的好料。最殷明的奶奶支持父亲,卖了口粮支持他读书。父亲说这一辈子最大的荣幸就是,遇上了国家政策好,在那个新中国刚成立的艰苦时期,基本没有饿着肚子,靠自己拖板车挣学费念完了大学。高三那会儿,看见城里穿着白大褂子的大夫,崇拜的不得了,立志考上医科大学,当个好医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习异常刻苦,于是顺利地考取了中国一流的湖南湘雅医学院,“戴一幅透明无边眼镜、紧口的解放布上衣,正襟危坐地那张毕业照是我对父亲年轻时的印象,帅气十足,书卷气四溢。1969年大学毕业,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支撑乡村医疗振兴,在衡阳县渣江乡镇医院默默奉献了16年。

    二、支援乡村医疗,谱写青春之歌


       小时候的我,很好奇医生倒底是作什么的?父亲他每天忙忙碌碌地都在干些啥?在童年的记忆当中,我们住的医院家属院与医院办公楼并没有隔离,办公楼在前栋,家属院在后栋,站在我家阳台一眼能看见办公楼里医生和病人川流不息的人群。夹在中间的一块坪地上,长着一颗歪脖子树,高度约2米左右,正好伸手可以挂1个瓶。一年四季,都能看见父亲给喝农药的病人进行洗胃抢救,父亲用水一杯杯灌进病人的嘴里,一边大声地唤醒病人,同时还要说一些安慰的话语,病人吐得他一身,满地的农药味令人头晕做呕。整个院里的坪地人声鼎沸,搞得人仰马翻。部分病人送来时,就已经停止了呼吸,必须抢时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我们看来肮脏无比、危险无比,就医生来说,这就是职业的日常。对农药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病人嘴里的农药就会吐进医生的嘴里,父亲就有1次在抢救过程严重中毒的现象。也有些病人中毒过量,未及时就医,翻白眼、口吐白沫,一命呜呼,然后哭声和叫嚣声,声声入耳。记不清,父亲从阎王爷手里抢救回多少个农药病人,我们家里早已熟悉父亲下班回来身上各种的气味,分不清是消毒水还是农药水。

      乡村医疗水平落后,许多病人因为山路遥远,加上身体患病,不能走出来看病。父亲背上一个药箱,走上几十里路出诊也是有的。父亲的脚步到哪里,救死扶伤的精神就到哪里。和我母亲结婚后,外婆那个乡的人都知道,外婆家里出了个有名的“冯大夫',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痛病人之所痛,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乡镇医院,医疗设施落后,人员配置也不齐备。通常医生都是全科医生,要懂得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等各项技术,还要兼任医院的其他工作。对医生的要求既要技术全面,又要胆大心细、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父亲是医院里的骨干,经常一个人值夜班,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父亲像往常一样,准备关闭医院的大门,突然一个庞然大物带着一团黑影,迎面瞧着他扑过来,直往怀里钻,他下意识一个侧身躲过袭击,与那团黑影擦身而过。父亲惊恐地吓出一声冷汗。过了许多年,这种恐惧从父亲的口里说出,还令人瑟瑟发抖。危重病人往往最难熬过深夜,父亲上夜班,一夜是不能睡的,随时待命抢救。即使不上夜班,一接到危重病人抢救的通知,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是深夜凌晨,披上衣便走,这紧张的弦24小时绷在了病人身上。由于医院人手不够,那时候没有专门的运尸工,父亲还要兼任这部分的工作,将死了的病人从病床上背到单架上,再运到停尸间,白天或夜晚,无一例外。

    父亲行医一辈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从事医生这份职业,如履薄冰”。这么多年,我从他凝重的神色里,或能领略一二,但还是不太懂为什么会“如履薄冰”?前阵子,偶尔间读到一本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才找到了答案。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同样一种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体现是不一样的,书中就列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病人出现小肚疼痛等貌似阑尾炎的症状,按照医学书上的描述应该按照阑尾炎做手术,可是手术正准备开始时,病人又说牙疼,于是先处理牙疼的问题。奇怪的是牙疼问题处理好了,肚子也不疼了。原因是:牙髓炎还会引起肚子疼。这位特殊的病人,牙髓炎的病理反应与阑尾炎的病理反应相似,这种假像,最容易导致医生出现误症。类似的一些疑难杂症也是不少,有些病能在医书上找到答案,有些在医书上找不到答案,全凭医生从医的经验和判断,因此需要医生具备担当精神,要想挽救病人,就必须冒险担责。在我们外行人看来,医学技术很发达了,医生几乎是万能的,但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能攻克的医学难题,面对那样的死亡病例,也无能为力。

    父亲在这所乡镇医院一呆就是16年,与当地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病人,奉献给了这所简陋偏僻的医院,默默无闻地履行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责。

    三、学无止境、继续深造


    由于工作出色,1986年父亲调入到衡阳县人民医院当任内科主任,那年他43岁。父亲带领一个大内科团队20余名医生和护士,接受整个全县内科专业的日常病例,以及乡镇医院一些危重病人,其责任更加重大。一方面,工作强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医学技术的进修和学习。1992年,父亲被医院派到衡阳市附属第一医院,对心血管内科进行一年时间的进修。那一年,父亲潜心研究,很长很长时间才回一次家。学成归来,将新的“心包穿刺”权威技术带回县里,惠及无数危重病人。“心包穿刺”手术是利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导管在心脏上做手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弥补病人心脏的缺陷。要求医生眼疾手快,精确而迅速。每每完成一次这样的大手术,父亲即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担负着巨大的风险。这种大手术,父亲一直做到了将近60岁。

    1993年,父亲50岁。赶上医院的第一次医生技术称职评定。父亲在这个年纪还是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第一个报考称职评定考试,考试要求考一门外国,父亲大学毕业学的是俄语,毕业20几年后,一直忙于医学技术研究,俄语多年没有涉及。母亲看着父亲那么辛苦和吃力,多次劝说他,不行就算了。而父亲坚持一定要报考,于是开启了白天工作,深夜学习俄语的节奏,这样一直坚持了10个月。俄语成绩以82分的成绩名列前茅,远远高于合格分数22分,比年轻人考得还好。父亲精益求精、学无止境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后一代人。

    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2003年,父亲60岁,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龄。在高风险的医疗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十年,其他人都选择了安逸地退休过悠闲的生活。父亲决定作为返聘专家在本单位继续留用工作,在医院的专家门诊坐诊,1天接待病人多则100余位,少则几十位,孜孜不倦,乐在其中。一干又是一个10年。2013年已经70岁的父亲,在家休息了几个月。在他的眼里,习惯了上班看病充实而有价值的生活,这样的悠闲日子不是他想要的。2013年底,一家本县的民营医院找到父亲,多次诚意邀请他去医院当任专家坐诊。家人强烈反对,可是还是扭不过父亲。院长说:“你来上班,对我们医院很大支持,非常感谢!您在作息时间上可以不要求那么严格”。但是父亲,不管是严寒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季,最早一个到医院,没有一次缺勤。遇到疑难杂症,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不厌其烦地为病人解决痛苦。作为一名老专家、老医生,在医院父亲就像一面旗帜,他工作敬业、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五、尾声

    《肖申克的救赎》里说: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想说我的父亲有多么的伟大,是想通过我父亲从医多年的故事,让您更加了解和理解医务工作者。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我父亲一般平凡又伟大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才是最应被追捧和尊重的人。几组数据最可以佐证。

    数据一:培养一位合格的医生需要多久?

    答案是20年。(从小学到本科毕业17年+ 毕业后见实医生到走上工作岗位约2-3年)。如果是研究生毕业,则需要24年。

    数据二:全国医闹事件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医闹事件17243起。医患关系不断恶化,近2年来频繁出现暴力伤医事件,每所医院达到了27次/年。

    数据三:2020年新冠状病毒医务人员感染数

    2月24日消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专家组调研证实,全国共有476家医疗机构3387例医务人员感染(2055例确诊病例,1070例临床诊断病例和157例疑似病例)

    2020年,当新冠状病毒来袭,是医务人员冲锋在前,“以一身白衣、舍一已安危、守一方平安”,包括李文亮医生在内的多名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永远倒在了抗疫第一线。他们也是为人夫、为人父,也是爹妈的孩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希望通过此文,能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多一份了解,多一点包容,多一分尊重!

    敬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医务工作者!

    祝愿早日实现全国抗疫全面胜利!

                                                                                           2020年2月2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父亲是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et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