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
前些日子,无意在书中翻到了两张明信片,翻到的第一张明信片来自南京林业大学,那条路的樱花早已落了许久许久了吧,无奈樱花落,纷纷乱我心,我皱了皱眉头。
第二张来自遥远的民国,还记得在南京博物馆地下的民国馆,我和好友在那个充满时间味道的邮局挑挑拣拣,背对着写下寄语,塞进那可爱的信箱潇洒而去。嘴角微微上扬,不用再看,就知道上面的话一定是先骂我一顿。
这个年代车马很快,但你有多久没有收到一封信笺,一张明信片了,又多久没有翻看过灰尘满满的同学录了,那种难言的感觉,是否早已忘记。又已经有多久没有被尘封许久的一段文字,惹的皱一皱眉,亦或嘴角勾起弧度。
想起好久前读到过的一首诗,印象中确实是好美好美的一首。
《信啊信》
曾经的写信
需要一截精心剪裁的时光
一方素净的桌面和一叠稿纸
还有一颗酝酿成熟的心
洒几滴透明、混浊、甚至红色的泪
为信打个底色
让平静的稿纸掀起微澜
以“亲爱的某某”开头
以“想念你的某某”结尾
那时候
我们最清楚邮筒站立的姿势
最清楚它开口的时辰
最清楚邮递员的车铃
何时揿响,那时候
低头鱼,抬头雁
希望总在心间
当我们接过一封久等的来信
先在胸口捂热
再用颤抖的心阅读
最后把信和心一起
折叠整齐,轻轻装进信封
留待灯下反刍
如今
好消息、坏消息
早已不需苦等邮差的传递
多方便啊,然而
我们却丢了写信读信藏信的感觉
是啊,如今,好消息,坏消息,一秒就可以传达,想一个人,一通电话便可以听到熟悉的声音。但是是否还有过等信时的期待和失望,拆信时的激动和开心,颤抖着一遍又一遍的读,或皱眉,或微笑。古代的爱情很真,亲情很重,因为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代的消息很快,但是爱情好像成了过家家,好像虚伪过多,真情过少,电话那么方便,但也许数月不会和家人通一通电话。可能是如今不用书信车也很快,却一生也等不起一个人了吧。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书信,载着深厚的情谊,成为了游子的寄托,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朋友,恋人如同面聚。“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做家书意万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不止抵万金,家书是无价的,夏季的时候,小镇的星星格外的明亮,墨蓝的天空很高很远,那个时候不知道悲伤,没有烦恼,字还识的不多,那个时候灯光很暗很黄,却很温暖,就安安静静的坐在妈妈身边,读爸爸的信,期待,兴奋,失落,激动,开心,一遍又一遍读完,然后小心翼翼折起来,连着心一起又装回了信笺,然后揣摩好久,回信的每一个字都像在雕刻一颗心。
每年回家都会翻一翻初高中的同学录,明信片,还有为数不多被保留下来的几封信笺,好多人可能早已经忘记,但是纸墨会帮你留下当年美好的回忆。
希望在这个信息横飞的电子时代,我们还能够静下来,体会一下纸墨古来不变的魅力,那字里行间,真情的流露,尘封的记忆,文化的流淌,不会随时间而逝去,只会越淀越浓。
昨天送出了两张明信片,异常的开心,愿在这个年代,还有人跟我一样喜欢书信,能够给亲人,朋友,喜欢的人寄送一纸情谊,能够收到远方的思念。这个年代车子很快,但希望能够等的及一个人。
见字如面,万勿挂念!
(作于2018年5月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