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个家庭的核心,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的未来。
面对着一个希望的承载体,即使是一个陌生人都不免多看一眼,该是一副天真的模样,充满对世界疑问的大眼睛,稚嫩却有劲儿的小手,笑一下的灿烂都充满着感染力。
这总该就是未来该有的样子吧。
可是有天就有地,有甜就有苦,翻过了白天不可避免的看见了黑面,论谁也离不开这样的情景设定。
只是有人看见了,有的人没有看见,有的人看见了装作没有看见,有的人看见了也无能为力。

《颍州的孩子》是在2006年杨紫烨女士导演指导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旨在预防艾滋病宣传和关注艾滋病家庭,该短片仅有39分钟,并且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
这是中国短片首次冲进奥斯卡的大门,并收获了一个惊喜,只是结束了颁奖之后,这部纪录片便销声匿迹,除了百度上面有一些基本介绍外,便找不到任何的影视资料了。
这篇纪录片,我也是找了好久才找了资源,并且画质非常的不清晰,不过不影响观看,那么就和大家推荐一部这样深藏着的纪录片吧。

纪录片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庄稼地里面的坟包,似乎这里就是每一位艾滋病患者的最终归属地。

他叫高俊,四岁,是故事中的第一个主人公,他的父母因为艾滋病去世,照顾他的只有一个精神有点问题的奶奶。
他的叔叔伯伯也并非狠心之人,没有完完全全的抛弃他,只是考虑到的个人将来的生活,还有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全村人们的议论…
穷阎漏屋,爬满苍蝇的食物,小高俊没有朋友,只有家里的猪,狗的陪伴,这就是他的全部。
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天真,有着的却是和这个年龄及其不符合的冷漠,尽管他只有4岁。

这是小高俊出现的第一次一个人默默的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一直照顾他的奶奶已经离他远去。
他的叔叔伯伯都不愿收养这个孩子,他的叔叔还没有结婚,如果带着这个孩子就没办法找媳妇儿。

终于一对丁氏的夫妻同意收养高俊,而他们夫妻二人也是艾滋病患者。
小高俊第一次被生人抱,也有了哥哥姐姐。
丁氏夫妇也签了收养协议,表示自己也是艾滋病患者,不会虐待他。但是因为自己的处境就不能抱怨自己没有养好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相处,小高俊和新父母也相处的融洽了很多,脸上开始有了难得的笑容,看起来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新的转机。
可是现实从来不随人愿,小高俊忽然开始拉肚子,发高烧,吃完成人的药总是拉肚子,儿童的药不好掌握量。
这也增加了丁氏夫妇的负担,最后工作人员问出了一句话:“有没有想过把孩子送回去?”
夫妻二人沉默无言。

就这样,小高俊再一次一个人默默的走过乡间小路,路的旁边有一座坟包,他要去新的家庭了。

楠楠是故事的第二个主人公,13岁,父母因为艾滋病去世,和自己16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因为自身也是携带者,其他的亲戚都不愿意和她们住在一起。

其中一个镜头,楠楠的婶婶劝她去吃药,她表现的非常急躁,婶婶也同样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婶婶没有生气,只是说,她年纪太小了,很多人都说她不懂事,其实大家都不了解她,就她这样的孩子,不知道怎么排解自己的痛苦,表现出来的就是烦躁…
楠楠不想吃药但是她知道她不得不吃。
楠楠和姐姐从小没有人照顾,姐姐听得街上一些男孩子的话:你妹妹有病,你要是没有病就离她远远的。所以姐姐就自己跑了,走了半年直到春节才回来。

楠楠家难得的幸事,楠楠的姐姐结婚了。
记者问姐姐:“人家都说结婚的新娘是最幸福的,你幸不幸福?”
姐姐回答:“我不知道”

楠楠是幸运,艾滋病救助基金会人经常回去村里面做宣传,慢慢的自己家人也开始接受了她。
而且有一位好心的美国老太太会通过自己的渠道,给楠楠寄来抗艾的药物。
可是其他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黄家的孩子,父母因艾滋病去世,家里面婶婶也得了艾滋病。
父亲在临去世之前给了100块钱,让他们去买想买的东西。

黄家婶婶,卖血有11年,两袋子血可以挣53块钱和一袋鸡蛋糕。
第一次虽然怕,可是耐不住家里面的穷,想到钱就去了,抽了十一二次,直到走到这一步。

三姐弟是乐观的,在最后的结尾部分,大声的喊出自己的想法。
他们还有未来。
这部纪录片没有任何的修饰,用最直接的方式将病痛之下生命的脆弱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影片的整个基调都是灰暗的,孤独,冷寂,苍白还有死亡。
少有的色彩鲜明也出现在了楠楠姐姐的婚礼,黄家孩子的新年,还有小高俊在丁爸爸的怀抱里面笑的露出了牙齿,满篇的苦痛衬的这短暂的幸福何其的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