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他公司老总请他们办公室人员吃饭,最后很晚很晚被他同事背回来。醉鬼的样子很厌恶,上吐下泻的失态,从认识到现在从没见过他这样的丑态。我再想是什么事情让他这样的喝酒,更何况一直以来他自己都知道医生有交代不能喝酒的。
“是工作失意?还是这情场失意?有必要这样的喝酒,你不喝的话没有人会硬灌的!平时也没见他吐露什么忧心的事情啊,难道是他一直默默的承受不愿给我说” 最近的自己只顾着调节自我的状态,忘了他的情绪,但是看着他下班后看看片没有什么可烦心的”
中午他自己说了原因:27岁了,焦虑,觉得自己能力不强





自从妈妈去世后,自己的心境也在慢慢的修炼之中,不再那么的焦虑。
也许因为有些抑郁,好多事就没以前那么在意了,自己给自己的焦虑一个暂停键,走出去,运动流汗,自我治疗抑郁是目前我最大的解决问题。
不期望身边能有谁能带我走出来,能给我安慰,自救的行动。在刚开始的这场自救行动中,严重的失眠让我也醉酒过,呕吐过,只是想借酒进入睡眠一个简单的目的。
有时候心里实在太堵了,难受的感觉要上来了,我会自己找一些文字阅读来解决暂时的安慰心理,无意中发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在妈妈严重期,半夜守着她的床边,拿着手机看了这本书,那种心情好像一个哮喘病人找到了新鲜的氧气呼吸一样的感觉。
看到了周国平的文章《直面苦难》:“我相信人有素质的差异。苦难可以发生动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
如同肉体的痛苦一样,精神的痛苦也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担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会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当自己的心境与文字那样契合的时候,才会发现不经历一些苦难也不会明白文字的内涵,搁置以前没心没肺快乐的自己是无缘在意这类文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去定义谁,贬低谁。同时也不会被别人而定义,我就是我,暂时不想交流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