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问我:你是不是连放个屁都能写出一篇文章?
我说:你说的那是我的男神林清玄,我需要脸通红憋半天才行。
平大笑,说:那你就写写咱容城的厕所吧。
我们饭后一起遛弯的奥威路上就有一间公厕,我也去方便过,居然豪无印象——现在想来因为它和西安北二环附近公厕的条件是一样的。但容城人会开玩笑说:“走,去闻闻咱新区厕所的香味。”“香不香?”“香的很!”……
一个“香”字的改变真是了不起!要知道西安作为一线旅游城市也是用了多少年才达到这个水平的。
记得2000年,我刚到西安工作,因为工作单位离家远,所以就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里。同宿舍的老师估计一眼就看出我是从郊县出来的,嘱咐我说:“卫生间是坐便啊。”……其实她没多嘱咐,刚搬到西安时,我们单位就有这样的笑话:说是老人用了一辈子的蹲便,没成想到了城里家家都换了坐便,老人们坐了上去,不知怎么的,就是拉不出来,只好蹲在坐便上,如果手脚不利索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又容易摔伤自己,于是孝顺的儿女们就进去帮忙扶着老人……
当时我老公在汉中市工作,我带两岁的女儿做长途车去看他,路过服务区上厕所,女儿出来后一个劲的问我:“妈妈,厕所里怎么会有蚕宝宝?”一车人笑的前仰后合,把我娃的笑话学来学去。
到了2010年,我带学生去韩国游学。为了节省费用,我们采用了从烟台出发坐船往返韩国的仁川港的行程。在韩国大约呆了一周的时间。此行给一行人感触最深的就是韩国的卫生间。学校、博物馆、购物中心、游乐场、服务区……不管你进哪里的卫生间始终是香味扑鼻。女士卫生间的坐便旁有个按钮,一按就有哗哗的水声,但是不会出水。我们一直弄不清它有何用途?请教了韩国老师才知道:按下此键,马桶就会发出流水声,完美掩盖自己如厕的声音。即便吃坏肚子在公厕“一泻千里”,也不会尴尬了。为此我们都惊叹不已:细节设计才真正反应了国家的软实力啊!还有韩国人素质很高。上卫生间时,所有的人总是在厕所外的门口排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走进去推门查看是否有人,也不会有任何人插队。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带着一群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和他们一起遵守规则了。我还亲眼见到一名人高马大的白种人将自己身上背的昂贵的单反相机设备随随便便的往卫生间门口一放,就放心的进去如厕。当时我就和同行的人说:西安要这样还得10年。
等回到烟台后一进公厕,人们立刻争抢着上厕所,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同行的人开玩笑说:“可闻到祖国妈妈味道了。”……
但是只过去了8年,西安的厕所已经有了绿植、音乐、“一厕一景”的设计……西安人也开始排队如厕——和首尔没有区别了。
今天的雄安新区的市民服务中心,卫生间的设计细节之处充满了人文关怀:有残疾人专用坐便——标准和北京市一样。容城的卫生间也让当地人感到了真真切切的变化——“香”起来了。
小厕所其实才是大民生,细节之处显温暖。
点点滴滴中,新区在改变着,如同初春是第一个冒出头的新芽……让人们感到夏季成片的森林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发表于雄新社 雄媒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