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道。孔子说:“工匠想做好工作,必须先要使工具锋利。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官员中的贤者,交朋友则要交士子中的仁者。”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得到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0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工匠做事之前,需要打磨好工具。
有了趁手的工具,工作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至少不会拖后腿。
我们做事情也需要事先有规划。
比如有的作家,几个月就写出一部长篇小说。
看似轻松,实际上他已经构思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即所谓胸有成竹,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再如,某销售行业的人,常用一句话鼓动别人加入:
“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结果呢?发疯之后,最终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成了韭菜,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付出的,是真金白银的代价。
需知凡事预先准备,胜算更大。
02)善用群体,借力用力。
孔子说想推行仁德,先把自己置身于仁者、贤者当中。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场域,相互促进,相互切磋。
犹如对工具的磨砺一般,以他人为师,磨砺并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
就像在简书,在这个有共同的大目标的群体中,找到与自己同频的朋友,彼此鼓励,共同进步。
能够“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当然是最为理想的境界了。
其次,无论是当初子贡的推行仁道,还是今天很多人的事业的达成,都需要团队,而非单打独斗。
就像李笑来说的,要“成为一个有战友的人”,“带着战友战斗,然后自己成长,也帮助他们成长,帮助战友再找到战友……两三个层级下来,就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团队。”
拥有团队,是做成很多事情的前提。
否则,“振臂一呼……无人响应,身边空空荡荡,脑子嗡嗡作响。”
如此孤家寡人,在当今社会的很多行业中,都是举步维艰的。
总结:
做事预先有规划,不盲目行事。
此其一。
个人的修行需要良师益友;事业的成功需要团队同行。
这些都像工匠手中的利器,让人可以事半功倍。
此其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