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图片源于网络沈从文曾说他的前半生活在湘西,后半生则活在对湘西风情的美好回忆之中。
只看序言的开始便深觉自己无权再去谈论对《边城》的熟悉与理解,只因除了“沈从文”三个字从未识得沈从文,又谈何理解?借道互联网的快捷查阅先生生平,只为了解先生下笔《边城》时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那已是遥远的近乎上个世纪,时间的磨砺让那个遥远的时代只存活于作品当中,活于当下的我已然不可能再亲身走一遭,故而需要背景板加以添色方能更深看见那所谓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先生前半生的湘西是怎样的已然无从考察,那个独属于沈从文前半生的湘西已然湮没在时间长河,读者所能“看见”的是他眼睛里、心里的家乡。带有偏爱的色彩!
一
图片源于网络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生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翠翠的爷爷
久违了的场景,也生于农家,长于乡间,这是我曾看到过的,经历过的最为质朴的人。不知为何,咀嚼文字时伴有浓浓泪意,记忆的长河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这些都是岁月里我也曾触摸过的!即使跨越时间与地域,我与先生皆曾见识过相同的美,它不只在湘西,也不只是翠翠的爷爷。在飞逝的时间里停下脚步,回首去看看那以一条渡船为一生的老人家,仿佛耳边的喧嚣也随之消逝了。眼前迷雾散尽,得以看清一直以来所忽略的真实。
探索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成长的年华里避不开的重要议题,常与身边同伴促膝探讨及实践并为之获得成就的乐趣!然眼界的局限也随之而来,困于自身却不自知。总是看到了身边伴随的困惑与自身所面临的选择,从而思索得到自认为最为有意义的结果,如这个结果恰巧为大多数人所认同,那真真是好极了,只因自己悟出了人生真理(内心私下是这么认为的)!持有与这个“真理”相反观点的人呢?嗯!困于愚昧的无知之人。甚至还会生出些许的同情与悲悯,冷眼旁观于自以为的别人的无知。一个小小的实例:短视频软件抖音!其使用热度跨越不同的人群,充斥身边任何角落,有那么一瞬间停下脚步抬起头,看着落日的余晖就会想呀,这究竟算什么?疯狂沉浸于一个软件的意义是什么?从自身出发,我对其持抵触态度,用新学的一个词语来解释最为合适:kill time!稍微停留的时间久一点就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可称之为惶恐吧,为什么呢?只因余生很贵,切勿浪费。这个年纪对于已规划的人生来说,还只是属于长长旅程里的攀爬阶段,恨不得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需要的是:save time!庆幸于自己的理智,然再环顾四周发现目之所及停下脚步的只是自己而已,恍惚间似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错觉!产生的自傲开始低看身边依然沉浸其中的其他人,他们有孩子,同伴,长辈......!然那是别人的人生呀,又怎能由我这个别人来下定义呢?我又怎知别人没有停下过呢?或许比之来说要早得多。
“我们的社会还极其落后,绝大部分人都有着大把空闲时间。不要去苛求群体的向上,人生短暂,己所欲或不欲,都不应强施于人。”——摘自语雀
就如翠翠的爷爷,那个年代大趋势下的追求应该不是一只渡船吧,而他的一生都在做这一件事,要说没有意义与追求吗?读者皆知答案是否定的,他自己却从未甚至就没想过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他唯一清晰的目标是身边那个天真浪漫的姑娘,她的音容笑貌即是他余生的意义。也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打破了眼前的光影,让我明白眼下的我也只是个浅薄的人而已,依然困于眼下三寸之地。“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高看自己!"以自己狭隘的眼光看待广阔的世间本就如蜉蝣撼树。每个人的人生只有自己才知道,值得也好,不值得也好。谁也无权置喙,无权评判。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陪读的猫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