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音乐爱好者,多多少少,心里面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舞台上一展自己的艺术,受到亲朋好友的热捧,在万众瞩目下尽情释放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激情。
可是冯小仙的热情却被老伴不停地用冷言热讽浇灭:“你想一想,自己都退休了,一无实权二无金钱,谁能为你主办一场独唱音乐会?你在位子上,别人会巴结你,既然退下来,就现实点,甭想那些了。”
的确,冯小仙也承认,退休前做为一个实力部门的主政官,他并不缺少别人的热络,如果那时候,自己提出要举办一场独唱音乐会,一定有很多人乐意帮忙。
自己绝不想利用职权去做,那有辱自己对于艺术纯真无暇的热爱。冯小仙是在临近五十岁的时候,突然萌发了对唱歌的热爱。
那还是源于小时候参加少年宫合唱团的经历。据当年招他进去的老师讲,冯小仙的嗓音条件非常突出,完全有能力从事歌唱专业。
可是事与愿违,那时候父母坚决得让他学了理工科,硬生生把爱好跟他撕扯开来。冯小仙不怪父母,反而庆幸自己能从事理工,毕业后分配到好工作,一辈子没经过大风大浪,平平安安,拿着不菲的收入。为此,他心底深深地感谢父母。
可是爱好不期而遇,在他将要知天命的时候,悄悄地尾随着他,在一次参加完单位组织的聚餐,乘车回家途中,不知什么原因,小时候合唱团里演唱的那首《送别》悠悠地在脑子里回荡。
接着,又是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从嘴里哼出来,悠扬的曲调,让自己回到了童年时代,一时间感慨时光流逝,而热爱音乐的初心却依旧还在。
回到家的冯小仙,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第二天,他去省艺术学院,在音乐系门前向人打听,哪个老师愿意接收一个五十岁的学生。学生们和门卫听了他的诉求,都很诚恳地给他建议。
有学生给他介绍A老师,有学生给他介绍B老师,门卫直接把一个老师的电话告诉他,让他直接去联系,那个老师在老年合唱团授课。冯小仙才知道,音乐系门口每天都有人来找老师,他们见怪不怪。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人选。音乐系的老师也在社会上广泛招生,满足人民大众对于艺术的追求。
冯小兰最后跟张老师不期而遇,正当他谢谢完门卫,感谢他把一位老师的联系电话给了自己,门卫指着远远而来的张老师,小声地说:“你也不妨去找他,但是张老师跟其他老师不一样,他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一视同仁的。”
冯小兰疑惑:“什么叫一视同仁?”。门卫说:“他对业余爱好者的要求跟他的学生一样高,一般人未必吃得消。”
冯小兰理解这样的老师,他自己也是如此想法,虽然是业余爱好,但要有用专业的标准来衡量。冯小兰迎着张老师走过去,老师很年轻,不到四十岁,身上透着一股儒雅。
冯小兰把自己拜师的缘由告诉了老师,张老师就在马路上,让冯小兰随口唱了几个音符,立即同意了冯小兰的拜师请求,他直言,像冯小兰这样的嗓音条件,的确不多见。
从那以后,冯小兰保持着一周上一次声乐课,一直到退休。张老师有次说:“如果你是我系里的学生,我一定要为你准备一场独唱音乐会!”
听者有心了,冯小兰自此就放在了心上。他在学习和练习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一场虚拟的演唱会现场,好像自己面对着台下数百名的观众,他们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是自己的同行,他对着他们用心的演唱,全心地投入。
冯小兰的演唱会最终成功举办了,在市政大厅二楼的一个小会议厅,主办方为他布置了一个二百人的观众厅,来得人不是他的亲朋好友,而是冯小兰所在行业的专家领导。做为离退休人员先进代表,冯小兰为他们献上了一场专业程度极高的独唱音乐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