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黛玉之死

读黛玉之死

作者: tang32 | 来源:发表于2022-01-07 19:47 被阅读0次

      得益于电子书的好处,随时可以从平板电脑上找书来看。昨夜闲翻着打开了红楼梦。把黛玉之死几回再看了下。很早听闻后八十回不是曹雪芹所作,只觉得黛玉之死还是比较像原作者笔写。一婚一死的鲜明对比,似听若无的音乐之声。这样凄凉冷淡的描述与处理比较令人信服。读完后仍然令人唏嘘不已。

以偷舔添岁的我来说,虽然自己也并不会长袖广舒,但客观看黛玉的境况,确实对这个孤立无援弱女子心疼不已。那么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得知她与宝玉的感情逾线之后便没有去看她,以致上行下效其他的人都不去看望。若不是临终一直还有紫鹃这样亲姐妹似的人物陪着,我觉得自己会读不下去。凤姐这类的人是不得已才去。她临死只直到恨宝玉,却不知转想一下,这个世界只有宝玉给了她真正足够温暖,宝玉是唯一不会背叛她的人。少女心事呵,虽是糊涂,却无法苛责。

既是最被贯以油腻的年岁,那么我便尝试以功利的角度浅浅分析下,为什么黛玉会凄凉而死。

一、虽然明白自己是以寄人篱下的身份到贾府生活,但没有正视这个身份,以积极的态度扭转心态。其实她的待遇并不差,却没有形成湘云的心态,可见人和人真的不同。

二、没有家人或可靠的私仆为其争取足够的财务傍身并争取在贾府的地位。可见林如海在这方面就没有为黛玉铺好路子。以至于黛玉小小年纪孤立无援,形成那样的性格也是自然的事情。

三、既然孤立已成现实,应该积极争取支持,贾母的支持是绝对的关键。要让贾母的怜爱转向支持和认可。并从贾母着手寻求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让王熙凤除了表面支持,还要她的势力也因为贾母而照顾自己。比如发展更多像紫鹃的忠仆。比如让贾宝玉开口...

四、分清敌友。黛玉因为自己茕茕孑立竟然真心臣服对手,更糊涂的是以为薛姨妈也真怜爱她。无心机至此,令人叹息。

五、总之,除以上说的,该做的黛玉都没做,以至于惨淡而终。她只沉湎与宝玉的情感纠葛中没有走出来。

如今的人们在被问到选择的时候都选择了宝钗,还觉得合情合理。其实我的分析自然完全无用,如果黛玉步步为营最终为胜,她不过是另一个宝钗,或更厉害的宝钗,而不是黛玉。换做今日的写手,估计能写出大女主爽文了。

所以黛玉只能是黛玉,泪尽而还是最好的剧本。不必因此叹息。如果说黛玉是玉碎,孙悟空便是瓦全。如果要叹息,那不必为玉碎而叹息,而应该为那个作为瓦全的人叹息。

相关文章

  • 读黛玉之死

    得益于电子书的好处,随时可以从平板电脑上找书来看。昨夜闲翻着打开了红楼梦。把黛玉之死几回再看了下。很早听闻后...

  • 日更302天红楼梦引‖2022.10.20『宝玉的出家』

    王昆仑先生谈宝玉的逃亡与黛玉之死 宝玉的逃亡和黛玉之死本是构成悲剧主题的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如果分别看来,黛玉之死...

  • 红楼梦: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她是上吊死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死,将全书的悲剧推向了高潮。有人说林黛玉之死是贾家败亡的直接原因,想林黛玉平日里吃的药叫“人参...

  • 比尔之死与林黛玉之死——对比角色的设置·悲剧or喜剧·作者的立意

    《热爱生命》中的比尔之死与林黛玉之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是一组对比的角色。林黛玉是一个用...

  • 黛玉之死

    隔帘看窗,已是五更天。 自昨日听闻宝玉大喜,与薛宝钗喜结连理,共枕鸳鸯,黛玉便急火攻心,再加近日有染冬寒,旧疾再犯...

  • 黛玉之死

    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 黛玉之死:上吊说纯瞎编、沉湖说美中不足、掉包计是扯淡?

    黛玉之死是自古以来,所有《红楼梦》读者共同探索追寻的一个梦,因为后28回的散佚,黛玉之死这个全书的“大过节、大关键...

  • 2021-10-15

    早上五点二十起来,读《石头记》,读到林黛玉之死,呼吸为之稍紧,情感并无波动;想起年轻时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到...

  • 吴军聊《红楼梦》

    第30封信 | 再议林黛玉 在所有小说中,让我感到最凄惨、最难过的情节是三个人的死——黛玉之死、晴雯之死和《简·爱...

  • 元春之死(周昊)

    元春之死 红楼未完,关于众人结局,尤其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的命运,比如黛玉之死,元春之死,宝钗结局,湘云结局,妙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黛玉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qs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