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尚不知道要想达到清醒现实的境界,需要跋山涉水经过一片多么漫长的荒芜贫瘠。“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种幻觉,是韶华已逝知人的美梦。青年人反倒觉得苦闷无比,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真的伸手触及现实,总会落得遍体鳞伤。青年人似乎成了一场阴谋的受害者:他们读的书都是经过筛选而留存的,描绘的近视理想和完美;他们的长辈早已健忘,如今总是透过一层玫瑰色的雾霭回望,只见的对话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所有这一切都使他们怀抱浪漫的心理进入了一片现实残酷的世界。
有次,菲利普到诗中描写的某座古桥周边,想体会一下诗中的意境,发现现实与诗所营造的世界有巨大的差距。
年轻人阅历少,得到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从书中获得,而书籍是由前人的思想感悟集合而成,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青春是美好的。”通常发出这样感叹的都是年华逝去的老年人。他们在过往挥霍青春时,所带来的遗憾,致使他们回顾过去总带着怀念和美好的滤镜。
因此,当青年人带着了解世界的渴望,一头扎进书内时,有可能只是得到长辈们主观想象的世界。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由此而生。以前听闻有位家长,为了增长自己孩子的见闻,决定在他读高中期间带他游遍世界。我对这位家长的做法有种”放养“的意味。
其实,”读万卷书“是对的,”走万里路“也是对的。至于对两者如何进行先后顺序的排列,并没有一个绝对说法。
最理想的,当然是同时进行,有条件的,也可以先“走万里路”,等个人阅历与思想渐长后,对书籍进行挑选阅读,但是如果没有条件的,最好就先“读万卷书”,而后带着书中知识,到社会上实践与验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