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75570/ef108a349c1c7959.jpg)
为什么制度往往比人更重要?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制度】。
制度指的是,习惯、道德、法律、戒律、规章的总和,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
不少人做事时,往往会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不同的人,人格不同、能力不同,产生效能也不同。
这么做很有必要,但在很多情境中,不能只考虑到人的因素,还要考虑制度因素。因为实施什么制度,比具体由谁负责,可能更重要。
邓小平说:“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做坏事;有了好的制度,坏人也难做坏事。”卡尔·波普也说:“人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还不如说是好的制度。”
我们来考察一个情境。有个庙里住了7个和尚,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为人多粥少,大家总是争先恐后,秩序十分混乱。和尚们因此互相埋怨,心存芥蒂。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来解决每天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为此,他们试验了五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指定一个人分粥。但很快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第二个方法是,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自己分粥那一天是饱的。
第三个方法是,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推选出的分粥者,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刚开始他也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便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第四个方法是,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但每次等互相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
第五个方法是,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令人惊奇的是,采用这种办法后,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多,就像仪器量过一样。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没有设计分粥制度,和尚们争先恐后,秩序混乱,产生矛盾冲突。
不过,有了制度,也未必能就解决问题。和尚们想了五种制度,才最终解决公平合理分粥问题。考察五种制度,对于制度和人的关系,我们会有更深刻理解。
第三个分粥制度是“推选制”,推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来分粥。一开始,这个人的确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人性受权力腐蚀,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这体现出“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做坏事”。
第五个分粥制度是“分粥者最后取粥”,不管分粥和尚道德水平高不高,粥都分得很公平。因为如果做不到公平,他拿到的一定是最少最差的粥。这体现出“有了好的制度,坏人也难做坏事”。
在很多时候,制度比人更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制度有好坏、高下之别。如果没有设计出好制度,可能还不如找一个靠谱的人。
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第92个概念【制度】。谢谢你的陪伴!敬请关注,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