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距离,“苏格拉底”和“理想国”中的教育

距离,“苏格拉底”和“理想国”中的教育

作者: 另类的拉里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23:56 被阅读0次

很多人认为,近距离靠近别人摄影会显得粗鲁,侵犯隐私,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会和敌意,其实:靠近只是一个举动,尊重人的标准是靠内心的诚恳。

你可以在拍摄之前勇敢上前沟通,再近距离拍摄。也可以先靠近拍摄,拍摄完成后,再主动解释,主动展示你拍摄的照片,让别人知道你拍照的目的是什么,拍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

人们会对未知的事情产生不安全感,当你把所有事情用诚挚的语言表达出来,别人自然会理解。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对方出于某种原因,坚持让你删掉照片,那就把照片删掉,说声对不起,最后再次道谢,算不上很严重的事。

如果被对方发现你在偷拍,引起的反感却是无法消除的。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只有靠近靠近再靠近你的拍摄对象,才能激发情感的表达。

                                   


根据德尔菲阿波罗的训导“认识自己”的精神,苏格拉底首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无知者”,他要探索和理解什么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独立于个人意志的“美好”和“高贵”这样的概念。

通过类推法,即通过具体事例到抽象概念,他要寻找和确定什么是“美好”和“高贵”的真正本质。

就这样,他特别善于用提问的方法和人讨论问题,凭逻辑思维,追根究底地让对方检验自己的“理论”基础,最终让对方认识到自己观点的错误和荒谬。

如此,苏格拉底把人的批评意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苏格拉底擅长使用推理的方法和人进行辩论,并不愿意先人为主地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

和学生交谈,他典型地采用“启发式问答法”,因为他并不想以师道尊严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和他对话的人,相反,他把自己看作是个“助产士”,他的任务是协助对方“分娩”,让对方把潜伏在自己灵魂中的知识解放出来。

这里所说的知识,在苏格拉底看来,其实就是“真理”,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它之所以能被人认识,那是因为它就存在于人的灵魂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的回忆的过程。这和“智术师派”的相对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城邦改革事业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方面。

他所说的教育当然不只是一般公民的基本教育,因为一般人从小开始接受的体育锻炼和音乐文化熏陶属于抚育性培训,尽管它是观察和选拔优秀统治人才的社会基础。

教育的最高目的,
并不是培养一批又一批投身于物质生产、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好消费服务的工匠,
而是培养一批能够看清真理、根据“美好”的理念治理好城邦的哲人兼领袖。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以及辩证术为钻研科目的学习一直持续到50至60岁的年龄。

显然,当时一股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他首先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或是自民是贵族,或是靠管主或有钱朋友的支持,或是靠城邦津贴。

不过在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城邦”中,这并不成问题,因为这里的一切教育经费和生活开支都由城邦承担。

相关文章

  • 距离,“苏格拉底”和“理想国”中的教育

    很多人认为,近距离靠近别人摄影会显得粗鲁,侵犯隐私,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会和敌意,其实:靠近只是一个举动,尊重人的标...

  • 理想国

    归根结底,《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尝试建立的理想国是这样的:教育人民将邪恶、不道德、不正义视为恶心、不可取的,凭此从人...

  • 《理想国》1:如果人情不能加以计算,正义又该如何是好?

    绪论:《理想国》中的几个看点 《理想国》中的人情世故 苏格拉底被玻勒马霍斯邀请到家里,遇上家主。家主对苏...

  • 理想国 第一卷 论证内容的详细梳理

    理想国:第一卷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为第一人称,一开始,苏格拉底交待了背景。“昨天,我和阿里斯通之子格老孔‘下...

  • 能力之于正义、不正义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曾有苏格拉底和格劳康两人探讨正义与不正义。 格劳康和苏格拉底认为正义是善的一种,而善有三种...

  • 有关《理想国》的若干问题分析

    本文意在表述作者对《理想国》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的理解,以期激发读者的共同思考。 首先,明确《理想国》是苏格拉底与众青...

  • 洞穴理论

    本节的内容是关于柏拉图《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理论”,来自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哥哥格劳孔(Glaucon)的对话。通...

  • 我读 | 001《理想国》| 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物质生活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的老友克法洛斯(一位富商)聊天,谈到了财富的作用。经过一番问询,苏格拉底感叹到: ……对...

  • 《理想国》:何为正义,正义何为

    《理想国》读书感悟 ——何为正义,正义何为 读完理想国最大的感受就是,苏格拉底对理想国所有的假设都是建立在一个理...

  • 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 我性格中的理想主义情怀酝酿自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深深浅浅的谈话中。记得小学毕业那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距离,“苏格拉底”和“理想国”中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ud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