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的,我目送太阳归隐西山,迎接天黑的到来。又一次的,我坐到了桌子前,依次的,我掰开电脑,亮起台灯,沏一壶茶,开始伏案写作。
我的桌子,紧挨着一面墙,墙与桌面接触点往上20公分处,镶嵌着一扇老式纱窗,我喜欢半开着窗户,然后闭上纱窗,这样,夜晚那凉飕飕的清风就像纯情少女的玉手,透过纱窗对我的脸进行温柔的抚摸。当然,理论上,纱窗的紧闭,也拒绝了一批游客的到访(苍蝇、蚊子、蟑螂、牛虻等糙汉子)。
笔记本上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指尖在键盘上灵巧的跃动,文字在屏幕里前赴后继,绵延不绝,就着和风夜色,这才是一天里最享受的时刻。
最近半年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在敲字,笔记里面堆积了大量的半成品写作稿,然而我并不着急发表。就像母胎里正在发育的婴儿,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善,生拉硬拽出来,多半会夭折。
每天写,不是为了发表什么惊世骇俗,一鸣惊人的作品,纯粹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语感。一个人如果越写越舒服,对遣词造句的掌控能力越来越熟练,我相信这就是语感,虽然我并没有去百度一下到底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可以培养的,但灵感这东西,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我家里那布满灰尘的路由器,其发射出的WIFI信号,白天的时候,掉的厉害,夜晚的时候,才显得稍微正常,这和灵感的出现规律,简直神同步。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每次天一黑,就是灵感的高发阶段,我总是在黑幕的映衬下去捕捉灵感。作为一名猎人,在长期的观察中,我仿佛发现它的规律。灵感这东西,像极了丛林里的蹬羚,总是昼伏夜潜,一不留神,就在你面前稍纵即逝。我更喜欢在黑夜狩猎,黑夜相对安静。黑夜像一张筛网,自动屏蔽了城市噪音,被筛选下来的,就是各种动物的声音。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就是我的猎物。所以我更喜欢在夜晚写作。
天一黑,各种生物就开始鬼鬼祟祟,除了几声狼嚎狗吠,来突然打破夜色的寂静。狗子们果然是幸福的,白天被压抑的怒吼,到了晚上就可以肆意嚎叫。
一扇窗户,将我的写作世界一分为二,窗户外面,传来的声音总是悦耳的。然而,室内的声音,却总像噪音。
尤其是那些若隐若现的微弱声响,每当夜晚,天花板上总会传来蹦蹦跳跳的声响,虽然一块板遮住了我的视线,但我却能看见那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除了老鼠,没有人愿意在那黑暗的角落里活动。还有,我那台灯灯罩里四处碰壁的虻虫,不时的发出叮叮声响,你向往光明,寻找出路的努力,正在打断一个文人的思绪。
当然,最可怕的,还是我那隔着一堵墙的邻居二人不时传来的无病呻吟,假如不是实心墙,我想,那就等同于发生在我的床上,我知道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激战,然而声音却比画面更加不堪入耳。
很多时候,我想戴上耳塞,我买了,却又不想戴,因为矛盾恰恰就在这里。我戴上耳塞,就等于隔绝了世界,隔绝了大自然,也隔绝了文学的种种可能性。你看,我这段文字,不恰恰就是我本想戴上耳塞而过滤掉的杂音的文学表达吗?当然,还有那该死的凄惨的哭丧式的去他妈的猫叫声,这是唯一和文学不搭嘎的纯粹噪音!
灵感这种东西,随时在线,也随时掉线。有时候你绞尽脑汁抓耳挠腮,使劲揪住头发不放,也揪不下来一个字。但你放下电脑手机,出去走一走,压个马路听狗叫,上个厕所赶苍蝇的功夫,突然文思如泉涌。
有时候,白天大脑假死亡,资源枯竭,到了晚上,灵感就像缺了龙头的水龙头,关都关不住,往往上半夜为灵感而兴奋死了,下半夜为失眠而愁死了。偶尔因实在摁不住,从月高风黑到晨光初现,灵感无耻的睡了我一夜,我却被灵感搞的差点精尽人亡,感觉随时都能为灵感这东西付出生命代价的可能。
语感,可以培养。技巧,可以磨炼。唯有灵感,是不可量化去解读的,这跟每个人的环境、性格、成长经历以及正在接触的事物等息息相关,可谓每个人的独一份。
往后余生,我仍将继续爱着它,也恨着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