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雨湿了四月春意

天堂
2012-4-16
四月,我踩一丝小雨,踏着浓浓的春意,听枝头小鸟欢快的鸣叫,哼着小曲,将自己和心情都融入到家乡的青山绿水中。
停好车,一股泥土芬芳味扑鼻而来。一抬头,一簇簇细小白花象一束闪亮亮的火焰,我知道那是闷头花。小时候,妈妈常用这花熏蚊子。
走上田埂,扯一根鱼腥草根放入口中轻嚼,象极了鱼腥味,如岁月一样难以下咽。小沟旁,柳树长长的枝条上点缀着春天的气息。小溪也在山的拐角处活跃起来,“叮咚,叮咚”的音乐,敲碎了冬的寂寞。
儿时的学校还在,现已给困难户居住,土坯砌的墙已斑斑驳驳,房顶的黑瓦上长满叫不出名的小草,风一吹,岌岌可危。黑黑的墙壁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很清晰。空旷的山野,很难见着一个人,偶尔碰着不是妇女,就是老人。熟悉的石阶已没有往日的嘈杂,儿时吵闹的现象再也没有声息。
望着多年前老一辈人砌的梯田,已被岁月层层叠起,如今田不像田,坡不像坡,就那么裸露着,田埂再也没有往日的欢笑。曾经一度被人们争来争去的农田,如今塌的塌、堵的堵、陷的陷、荒的荒,昔日人在田边走,水在脚下流的情景一去不复返。小河里生长的珍贵小鱼也没有了 ,只因早期的植被破坏,小河的水也干枯了。一度被村民自豪的磷矿资源早已被外方掌控,壮观的大岩下丰富的磷矿也快掏空了,如今摇摇可及变成了危岩体,曾经茁壮的树木也被挖机无情的连根拔起,人们担心的是山体垮塌冲击,都在考虑今后的生存问题。曾经美丽的河水早已被外方开发修建了水电站,演变成赚钱工具。义务工挖的百亩茶园,早已被个体承包无人管理,一片荒凉景象,在也找不到半点茶树的生机。老一辈肩挑背驼修建未成功的小水电,3个闸门象烈士墓的碑文默默忍受风雨的浸蚀。国家补贴新硬化的(豆腐工程)乡村道路也被矿车压的断裂露缝。
家乡是让人黯然神伤的记忆,总会在孤寂的夜晚浮起,剪不断的思念,缠绕在理还乱的思绪里。我不诉乡愁,不说乡苦,看看长眠在这里的亲人,那岸堤垂柳依依,白墙灰瓦光影里小桥,流水,人家。她像一根丝,连着我的心,牵着我的筋,把我紧紧捆住,让我用最朴实的文笔来回味蚀变的岁月,依恋依旧!
一缕炊烟,一句真情话语,轻飘在村庄的上空,暖暖的热热地直往人心底里钻。魂牵梦绕的家乡,生死相伴的山水,能否让城市停下她匆匆的脚步?是谁贪杯? 让雨弄湿了四月春意,明天、明天,谁来轻扫这一地的伤心呢?
今天又翻开这篇日记,是2012年4月写的,看完百感交集,我试图去改变他。很可惜, 正应了那句“从哪里来,还是到哪里去”,这个貌似有所改变的村庄又回归到老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