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于此可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传统文化里的分量。今年(农历癸卯年)的冬至日是今天。
记得此前读过白居易一首与冬至相关的诗,很有印象。遂搜寻了一番,得以再次面对面:
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感觉怎么样,有些似曾相识吧?什么大诗人,一边去吧,明明就是一个二十郎当,正谈恋爱却爱欲无着的新青年嘛。
笔者当初初读就是这样的感觉。
该诗其实不用意译,谁都读得出来:
心中的佳人一直驻扎在心里,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快到年底了,天气越来越冷,而比天儿更冷的是自个儿的内心,你看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这是有生以来最漫长最难熬的一个夜晚了。更让我揪心的是,你那边的情形怎么样?十有八九也与我一样挣扎在煎熬正吧。唉,面对沉沉寒夜,你我都是孤独失眠,极度无助的人,一对可怜虫。
很明显,此诗是写给那个叫“湘灵”的女子的。
相关的历史背景是,贞元十六年初,二十九岁的白居易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符离镇,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呆了几近一年的时间,打算说服母亲同意他与湘灵的婚事,恳切再三,但最终还是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断然拒绝。白居易很是无奈,极度伤感之下,拜别母亲后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孤身只影,倍感凄凉,不必细说。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按相关规定,可以将家迁至京城长安。遂再次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而于内心深处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还外加痛斥一番,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不用问,两个年轻人的婚姻彻底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八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哈,母子俩一样的倔。
村姑湘灵是白居易最早的恋人,据相关考证,二人在贞元十四年(798年,白居易时年26岁)产生感情。白居易曾写作的《长恨歌》、《长相怃》与湘灵颇有关系。这么说吧,白居易虽娶杨氏为妻,但一生却都在怀念青梅竹马的初恋湘灵。白居易直接写给湘灵的是做那就更不用说了,约有十多首。如: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