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乾道八年1772年,陆游四十八岁时,撤去夔州通判的职务,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捡法官。那年正月,从夔州赴宣抚使司所在地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二月途经果州(今四川省南充)而写下了此首词。
这首词宛如一曲悠扬而略带哀愁的乐章,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当时的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无奈踏上离程。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鸠鸟啼鸣,春雨催绿,燕归衔泥,残红凋零,营造出一种暮春的伤感情景。正如李煜所吟:“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春光易逝如美人离去,眷恋之心犹在,却不得不匆匆分别。这种离别之苦,恰似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真情难以言表,哀怨更难书写。好似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历代名人评价此词,言其情真意切,笔触细腻,将离情别绪与人生感慨融合无间。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陆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光的消逝和离别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前途的迷茫和对命运的不甘。在哀怨之中,又蕴含着对未来的一丝期许,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