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要明白历史的推动力量不是个人,而是各方势力的平衡。任何脱离了历史基本面的分析都是空谈。
当年美苏争霸的时候,前期是苏联压着美国“打”,到了中后期美国人转型发展经济,苏联人还是抱着核武这种大杀器不放手,拼命花钱的研究,拖垮经济。
学过数学就知道了,假设原来苏联的经济起点都是1,美国第二年是1.08,苏联第二年是0.96,时间久了慢慢的美国就是10了,苏联就变成了0.1。
不要小瞧这0.0X的增长率,中国就是这么每年0.0X超越了一票欧洲国家,超越了日韩,如今变成了日韩的几倍,十几倍。
所以当年的铁幕的重点,在军事上没办法一击打垮敌人的时候,那就从经济上慢慢困死敌人。
美国想效仿当年的冷战,当年用铁幕搞垮了苏联。如今就想要“故技重施”。通过拉一批小弟一起搞新铁幕,比如集体抵制华为、禁用TikTok和微信、抓华裔的科学家……这一系列的操作大家应该看的明白。
为什么要搞冷战,因为打架输不起,我们输不起,美国更输不起。
有些人说你是不是太乐观了,我们的海军、空军不行什么什么的……
那要看战场在哪里,如果都拉到大西洋去打,那我们是真的不行。
在我们家门口打,背靠大陆,就他们那2-300条船不够练靶子的。
算一下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这几个是美国铁杆小弟、亲弟弟、干儿子。
澳大利亚,别开玩笑了,山火都差点灭了它。
加拿大,它早放弃军事了。
英国,玩制衡它才是鼻祖,不存在当炮灰的。
土耳其,早叛变了。
菲律宾,也叛变了。
日本,安倍装病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要他选边站队,选哪边他都是挨打的炮灰。所以老奸巨猾的安倍来了个司马懿附体,等局势明朗了再出山。安倍不选边不站队。
印度,莫迪站队了,但是他仅限于卖惨,绝对不拼命(和中国陆军拼命,半岛战争以后谁都没这个胆量了。莫迪也想清楚,真碰这一下,又会打掉印度几十年的国运,你愿不愿意做这个历史罪人。)
中国一直声称自己是最大号的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欧洲一些大国小国,都找中国的亚投行要贷款。
军事上也一样,中国一直声称自己是防守型的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海军已经第二了,那些新式军舰让英国人、法国人、葡萄牙人看着口水直流,而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陆军的实力,这个地球上其他所有国家拿出一半的陆军来和中国在大陆周边打一架,胜率55开还不一定。
这也是为什么安倍选择生病,印度只敢碰瓷的原因。
没办法,只有打台湾牌,趁机再修补一下四处漏风的“新铁幕”。
中国有没有看清这个问题,答案是早就看清了。还是要用发展解决一切矛盾的思路,这个思路是谁提出来的?持续了多少年了,这是多么恐怖的战略定力。
所以讲到这里,今天重点讲的问题就出来了。学历史,不是记住那些人名、地名就完事了的。
保持战略定力才是学历史的最大用处,国家有国家的战略定力,家庭有家庭的战略定力
现在孩子学历史,都是应付考试的,重复性的去背诵那几个人名、地名。古代士族和皇家子弟学历史是不一样的,先生在上面讲,讲完以后先不讲结果,要学生做出选择,学生做出选择以后,老师再告诉你结果是怎么样的。
秦朝,秦朝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牛逼,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中间隔了五代人,每个在位的都能保持战略定力,那么当年秦国的战略是什么?
秦孝公和商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激活民族发展,打破旧士族的垄断,商鞅城门立木,鼓励百姓站起来,建立新秦国,哪怕是一根木头一颗螺丝钉。
汉朝大家都佩服汉武帝,其实汉武帝也是前面几个皇帝保持了战略定力,才给他建立了打败匈奴的物质条件。
汉初几代都执行黄老之学搞修生养息,而且保持了相当苛刻的战略定力。汉高祖解甲归田,减税。汉文帝一生节俭,汉景帝把汉高祖减过的税又减了一半,只剩下三十交一,经历过农业税的时代,就知道这个三十交一在封建社会有多么的了不起。
观察每一个盛世王朝,他们之所以造就盛世,都是五代以上的决策者保持战略定力的结果。也都是1.0X的N次方以后,结果就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变化。
中国保持了战略定力,通过学习历史,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哪个符合大战略就选,哪个违背了大战略就及时制止,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你知道了我们上层的战略定力,基本上就不会跟着那些人瞎嚷嚷什么”梧桐“了,不需要的,围起来断岛上的物资都不需要。
岛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以前它是即沾着西方体系的光,又拿着我们大陆给的各种好处,现在就尴尬了吧,西方体系自身都水深火热了,
不怕你破坏一中原则,谁先动手谁就失去了战略选择权,你先破坏一中原则就别怪我不承认海峡中线。
我们各种断财路也开始了。
比如限制旅游到限制入学,只准岛上人来陆读书,陆上人不准再去岛上读书了。
他们的电子代工业都搬到大陆来了,旅游业打残了,教育业打残了,农业要会给打残的,几个支柱产业都给废了。
和平解决,一国两制不会改变的。就像某港,等他们自己投票改变制度。
所以我们要一天天的好起来,用发展解决所有矛盾,这是几十年前就定下的最上层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