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读了一会《人间值得》,里面有2段话给了我一些启发和触动。
没有百分之百让你满意的环境或人。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思考“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让自己过得快乐”。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
这一点,是关于所期待的“完美”不存在。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不会百分百是舒服的。比如我,以前总觉得从事的工作不那么满意,特别想要辞职,但是说了几年,不仅没有辞职,反而更安于当下的工作了,因为这份工作里有我喜欢的稳定,当然工资待遇各方面也有缺陷,但之所以留下来,还是有留下来的好处的;再比如,有一些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我们可能时不时想要逃离,但当真正要离开的时候,还是很难下决断;比如这段时间沉迷刷剧、吃东西,虽然是不需要费力做什么,也有享受感,但是内心也会有一点“虚度光阴”的罪恶感。不管在做什么,都不会是一直顺风顺水的节奏,总归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困难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程度的不舒服,我们不是要把“环境”改造的100%顺心舒服,而是要适应,真的100%的顺境即使存在,那长久如此也会索然无味,我们在挑战困难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喜悦。因此,我很多时候是不想面对困难和痛苦而已,但这些不在这里遇见和面对,也会换其他形式在其他时刻遇见。
如果意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人,就不会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
这一点,是关于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生存就离不开与他人的关系,在关系中,会带着这样那样的想法,比如,希望和朋友、伙伴永远在一起,或者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希望另一半跟自己有同样的付出和责任感,在职场上为“交不到好同事”等烦恼,这些想法中,不仅是期待他人与自己相同和相似,也暗含着“改变”对方、希望对方为自己做点什么的渴望和期待,而这些会加剧自我消耗。只有我们彻底放弃“要求”和期待,放弃他人为自己主动付出的念头,承认自己其实是独立的、孤独的存在,人际关系才可能更多如绿洲般清澈,因为这样的人内心如清泉,懂得如何给予自己和给予他人,而他人为自己的所作,才更能激发内在的感恩之情,这样的人际关系,更会是相对健康的。
书中打动我的地方,亦是我内心认同,但仍未做到的。写于此,常提醒自己。也许过些日子又会忘记,也没关系,这些还是有待在生活中去体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