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作者: 慢半拍2012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9:37 被阅读12次

    副标题: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

    赵周/著

    前言&引言

    书中提出了几个误区。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了反驳。读书要对症下药,脚疼医头是治不好病的。我认为也可以读无用之书,这也是一种消遣方式,但我提倡读有营养的书,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还提到了知识付费。有人说是交“智商税”,花钱买知识音频但听的很少。我也知识付费了,我花钱算少的吧,目前不到1000,我都听,有时失误,也会买错,因为时间是固定的,如果听的时候发现意义不大,我会放弃。要听的东西很多,都要花时间,时间成本太昂贵了。书也一样,所以选书很重要。我在选书上花的时间很多,需要提高效率。好书太多,一辈子读不完啊。

    尽信书则无书。书中的话不能全信,但读方法论的书时,认同的,说的有理的,就要去实践,学以致用,这点特别难做到。改变自己是很难的,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

    还有伪学习。书中观点我认可,学习方法很多,乱七八糟的,大道至简,其实方法应该很简单,但现在的方法五花八门,有些是换汤不换药的,只是换个名字,换个角度而已,直接把人搞晕了。就像邯郸学步,最后不会走路了。所以,路,还是要自己走的,走适合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探索。

    学习能力,其实就是自学能力,书中将教我们怎样提高学习能力。我们翻开第一章,接着往下看。

    第一章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问题一:没时间、没精力

    问题二:看不懂、记不住

    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并且改变行为只发生在将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内化和反思之后。

    读不懂的内容可能是原书的重要部分,但对我不一定重要。对我来说,只要能够内化和应用,得鱼忘筌也没有关系。

    自我导向的阅读,不太关心看不懂和记不住的问题,只关心能不能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变行为。

    我们在杜拉拉身上要拆解出的第一个能力是:注重事实,关注细节。

    现场学习者4:

    不能只跟客户说我们产品好,效果特别明显,买了绝对不后悔。我们有些销售特爱跟客户说这些,还拍胸脯保证,结果客户不见得信。还是应该说细节,说出具体的数据,这样更有说服力。说成功的故事也行,“某县某个竹炭产品生产企业的李总于2009年6月开始购买我们的服务,开始时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反正就2 800元钱,结果不到一个月……”这样讲故事的效果也特别好。我们的销售冠军就是讲故事高手,他的经验就是一定要说细节,越细越好。

    问题三:看不下去

    在这个通货膨胀犹如脱缰野马的年代,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就是图书,尤其是致用类图书。

    对成人学习来说,知识体系很重要,但重要的不是把作者的体系搬进自己的大脑,而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任意一本30元左右的致用类图书中,你可以得到与一场3万元的培训课同等的价值。

    非常赞同,说出了我内心所想但不知该如何表达的话。

    第二章 从“读书”到“拆书”

    这章没讲什么东西,算概述吧。里面有一点说片面追求“干货”是一种病,是的,现在干货太多了,我看到干货,感觉每句话都对,但做起来很难,就是听多了,只听不走心了,这样不好,所以,作者说“干货”要和“湿货”搭配使用,对的,“干货”看起来好却难以下咽,就像人参吃多了肯定流鼻血一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把书上的东西内化到自己的体系之中,这才是读书的关键。

    我以前听人说:21世纪,人要想具有竞争优势,需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是思考力和创造力。读书就是在不断的内省和独立思考。

    还要掌握两个技能:演讲和写作。写作我在练,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在练习写作,其实就是随想,想到哪些到哪,也是整理自己思维的一个过程。记叙文始终不擅长,以后要搞些诗情画意的事情做做,用来提高自身的美学和情趣。演讲也要练,以后再说吧。

    第三章 学习者的不同境界

    里面有题目来判断自己是在哪个境界,我测试了一下,竟然是最高境界,哈哈。作者把学习者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我属于学习促进者,不但可以自学,还能帮助他人。

    这书读起来感觉一般,但有许多地方值得深思,所以和前几本读的书比,有点难啃。

    他上一章讲的体验和反思,和这一章讲的学习和内化,都让我想起了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主要讲四点: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此处不展开讲,下次好好研究下,专门写篇文章。

    学习者还要善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让人深思,答案可以细分、拆解,比如:前任提出分手,不应该问“为什么你不愿意和我在一起?”而应该问“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成人式学习和考试考证不同,不需正确答案。不是上课时记笔记(记了也不一定再看),还是要内化,创造性的用起来。即使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换一种说法写出来都比原文好,因为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大脑中过滤过了。不要觉得自己不行写不出来,小孩都是经过蹒跚前行,到后来撒开腿跑的,这是一个过程,需要刻意练习,我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做到的。输出比输入重要。

    第四章 便签学习法: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拆书”七步曲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确定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解决具体的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上。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遇到书中的理论、建议、观点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对我有多重要?如果这些只是在原书的知识体系中很重要,而对我现在并不重要,那就省下一张便签。如果对我重要或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写好后贴在相应的书页。

    第四步,针对书中的某个信息,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是否听说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写在一张A1便签上,贴到I便签旁边。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尽量先考虑应用的目标,再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写在一张A2便签上,也贴在书页上。

    第六步,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提醒自己这一页有自己的学习资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冰箱或墙上,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I:重述知识的标准

    1.诠释,2.准确,3.清晰,4.致用。

    A1:内化知识的标准

    1.鲜活,2.故事,3.对应,4.反思。

    A2:应用知识的标准

    1.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注?

    注:SMART法则是指制定目标时应该遵循的5个原则,包括S(specific,明确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实现的),R(result-based,结果导向的)和T(time-based,明确的截止期限)。

    怎样辨析写在A2上的文字是发表感慨,还是规划应用呢?就用上面的4个标准来衡量——目标、行动、关联和可控。

    第五章 打造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1.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2.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第六章 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章介绍了知识体系,读书时可以用便签法构建知识体系。

    不管是碎片信息,还是读书、看手机,都可以从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知识体系能够让人有稳定的根基和框架,能帮助人树立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

    二是从点到网。

    三是从网到点。

    成人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七章 知识体系如何搭建?

    次长主要介绍了他写的另一本书《拆出你的沟通力》、拆书家和拆书学院。

    第八章 主动学习的境界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在拆书帮RIA现场学习中,拆书家除了催化学习者A1、A2之外,还要精心设计A3,促动现场演练,比如案例分析、场景演练、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设计“在学中用、即学即练、现场反馈”的学习环节,其用意也在强化体验反思。

    在大量教学相长的实践基础上,我们还发现,若有条件,还可以再加上A4和A5。

    A4是“在用中学”,最佳形式是一群人在限时(比如1个月)的条件下,一起实践同主题的A2,具体可以是个性化的目标,也可以是与A2同样的任务,大家要互相督促。

    A5是“复盘”,大家约定在1个月后共同对实践情况进行检核、讨论和深入反思,然后,再校正目标、调整行动。

    写作

    在写便签时,想着这张便签以后可以作为写作灵感或者写作素材。

    I便签可以记录文章观点或论述要点,A1便签可以记录很现成的案例(实际写作时再改编),A2便签记录接地气的目标和应用,不要总在理论或理念层面打转。如果你也希望写出来的文字能从现象到原理不断折返,从方法论到工具穿越自如,扎实又有趣,好用又好读,那么将3类便签加工为一篇篇短文章(几百字即可)是极好的锻炼。

    史蒂芬·平克说:“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如果你想练习致用类写作,可以借鉴“四步成文法”。

    第1步:立意。先有一个核心信息(你对某事的观点或建议),为它加工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和A1和A2。然后试着调整这些要素的顺序(试试先讲故事/案例怎么样),问问自己是先推销问题还是先推销解决方案。

    第2步:扩充。添加一个相关(相近或相反)的信息点,可以是横向延伸的信息点,也可以是纵向延伸的信息点。然后综合考虑两个信息的关系,各自的前因后果怎样相联,不同的适用边界有何区别。

    日后笔力渐强,你可以增加更多的信息点。信息点越多,写法会越发复杂,但是基本思路并无不同。

    第3步:推演。包括引证(图书和权威)、举例(自己或他人的A1)、支流(枝——节外生枝,引——引人入胜,横——妙趣横生)……

    第4步:包装。包括增加故事(考虑细节和冲突),增加趣味(常用热点和文化),升华主题,润色文笔……

    第九章 拆书家——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

    如果想让潜在客户重视你推荐给他的东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设计说辞。

    首先,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其次,阐述这3个方面的关系(具备详细论述的能力,以便让客户信服你的专业性),说明最能影响结果的一项是什么(也就是你的产品能达到的效果);再次,用数据和图表解释这一项为什么能够对结果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用调研结果说话;最后,阐述做到这一项(使用我们的产品)之后的实际效果,比如,“每使用一天,结果就多出……。这个结果适用于您所在行业的任何企业。我做这一行的销售4年零6个月了,还没有发现任何一家企业……”

    这本书读完了,给了我不少启发,但用起来很难,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

    2018年12月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h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