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透过寝室的窗看近处的山坡,仔细寻找季节走过的痕迹;喜欢置身在国旗飘飘的小广场环顾远山,安置房的楼群怎样也挡不住大凉山的身影;喜欢望着天空,牵一片白云给青山,因为我觉得神仙的居所就在那里。
大凉山,从一个陌生的名字到眼前,我走过了漫漫长路,那是心路的征程。当我置身它的怀抱,感受它的魅力,被它震撼,被它洗礼,却是发生在短短的一瞬间,短到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一切就已悄然发生了。我被莫名其妙赋予了大山的深厚和包容,让我竟然接纳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用这份宽和大爱换来了他对我的接纳。
他叫吉某中华(为了保护孩子,名字做了处理),父亲身故,妈妈带着四个孩子生活。中华11岁,是一个四年级的彝族小男孩。在我给他的评语里,我写下了:学习不主动,经常无缘无故迟到早退。上课纪律不好,爱打闹,屡教不改。
在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几乎约等于零的有限认知里,经历过几次的接触,试过了声色俱厉的“教导”,我已经认定这个孩子是一个难以管教,不受约束的“坏小子”,是个难缠的“小刺头”。换言之,就是我对他是无计可施,只求他别出现在我的视野,别打扰其他同学上课,让我在支教期间和他相安无事,就是最好的状态。
只可惜中华对我的心愿一无所知,来班里的次数越来越多,总是调皮捣蛋地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一度成为了我的“小恶魔”。
我对淘气分为文武两类,一般的小孩只占一样,中华是文武俱全。武的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懂的。至于中华的“文淘”,那就是玩石子。只有在玩石子的时候,他很安静,眼睛里充满了认真的光芒,我常想要是看书的时候也这样该多好。
中华对玩石子的钟爱,远超我的想象,不管是上课下课,经常是石子不离手。有两次被我发现上课也在玩石子,我就没收了他的石子,我对他说,我教你一句话,那就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下次再让我发现,可就没这么轻松了。几颗普普通通的小石子放在我的讲台上,我实在看不出它哪里的魅力,让中华那么爱不释手。
有一次上课,因为要讲的内容有些多,中间我就给孩子们五分钟去厕所的时间,让他们快去快回。就是这几分钟时间,中华都不放过,在教室和卫生间中途,排开了石子“大阵”,还拉着两个平时很乖的男孩子一起玩石子。
小孩子很有意思,没有什么事情能藏得住,没一会儿,就有同学来跟我打小报告,告诉我吉某中华又玩石子了。我被他们簇拥着,一副捉拿现行的架势,站在了中华的眼前。他知道我反对他玩石子,见到我赶紧收起石子,像宝贝一样藏到手里,站在那里憨憨地笑。我知道我说什么也没用了,叫来班长,经过短暂协商,就把惩罚措施定了下来。班长说惩罚做俯卧撑,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勉强同意,但是做多长时间由我来决定,简言之就是我不喊停就不能停。
教室后面的空地上,三个孩子一字排开,做起了俯卧撑。周围一群“吃瓜群众”有的给他们数数,有的喊加油,孩子们嘻嘻哈哈,气氛热闹地就像开运动会。小孩子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能把一切事变成快乐的事。我被孩子们感染着,也从气愤的情绪走了出来,融入到这场别致的小型运动会之中。
为了让中华长记性,我特意提前“释放”了另外两个孩子,最后只有中华一个人趴在地上继续做着。看得出,他实在是太累了,我就说可以休息,但是不能起来。一听这话,他就势直接趴到地上,又180度翻身躺在那里,样子还蛮享受,逗得周围的同学们哈哈大笑,中华也不生气,疲惫的脸上一直挂着笑。
山里的小孩子体能还真是好,中华默默地接受着我对他的“惩罚”,虽然手臂会发抖,动作变形变慢,却从没有言语和行动上的反抗,竟然出奇地乖。我一边安慰他就当锻炼身体了,一边偷偷心疼起来。
从那一刻,我彻底放下了对他的成见;从那一刻,我认识到我的狭隘;也是从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才是我的老师,是他让我看到了我的问题,教会我用一种宽大的胸怀去面对遇到的人和事。
吉某中华,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心境如山般宽广。看着他圆圆的似乎永远也洗不净的小黑脸上泛着红热,流淌着汗水,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看着他发抖的手臂,我的眼眶竟然湿润。
我开始检讨自己,终于醒觉。一味地管教是无法得到孩子认可的,只有从他的心里出发,去懂他,理解他,去爱他,才能走进他的世界,把教育输入他的内心。
下课后,我蹲在地上,看中华玩石子。起初,他会下意识收起石子,我告诉他,这是你自己的时间,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绝不会干涉,就是不要憋着不去厕所,上课了我可不给假。
在我带领同学们开第一次班会的时候,班会的主题是《学会欣赏和鼓励》。我说我欣赏在座的每一个同学, 我能说出每一个人的优点,只是时间的关系,我不能一一来讲,可我最想说的是中华。看着中华期待的小眼神,我的脸上带着暖笑,诚挚地对中华说我欣赏他,欣赏他的执着和认真,欣赏他对石子游戏的不离不弃。这时候,全班爆笑,但我知道那是善意的笑,之后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出了期待,安静地等待我接下来的话,他们想知道我为什么对调皮的中华说出这些。
是啊,我看到了中华的优点,看到了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不敢想象如果放在从前,我怎么可能从缺点看到闪光之处呢?教育真是一个双向的事情,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良性关系就是互相学习。
几颗普通的石子都能倾注如此多的热情和执著,我相信只要他想,中华在以后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拿出这份认真的态度去做好一切,包括学习。
我从欣赏他的缺点,到鼓励他努力学习,虽然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几分钟的时间,从他闪闪发光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成效。可这宝贵的几分钟,却是我走过千山万水,踏上大凉山的红土地之后,从这些山里孩子身上获得的,是我打心底里爱的流淌。就为这几分钟,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那以后,中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淘小子一下子变得很柔顺,让我一时间倒有些不适应。
在我离开前夕的那次联欢会上,他唱了一首歌,让我至今难忘。站在用书桌围成一圈的教室中间,他两手插在上衣口袋,用左右摇晃的身体合着节拍(或许也是他缓解紧张的方式),脏兮兮的小圆脸上依旧闪着宽厚的笑。用彝族孩子特有的普通话,唱了一首我只听清一句歌词的歌,跑调地重复着:“放心吧,我在这嘎达挺好的”,每次唱到这里,我和同学们都笑了,其实,我的心里是酸涩的。我知道,他舍不得我的离开,我也舍不得离开那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一个玩石子的小男孩,让我看到了很多,想了很多,也教会了我很多。除了对他的祝福,我最想对他说声谢谢,谢谢他出现在我支教的生活中,也谢谢他给我的那些感动,他送给我的礼物(用纸折叠的戒指)我会好好珍藏!
中华,希望你能走出大山,去看看我大中华的神州大地,去看看外面的广阔世界,老师相信你是好样的!
(可乐写于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