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稀罕难得之货

不稀罕难得之货

作者: 君镇 | 来源:发表于2022-03-29 10:02 被阅读0次

北宋时,薛奎镇守巴蜀。一天,他在大东门外举行酒宴,这城里有士兵作乱,但很快就被抓住了。都监前来请示薛公,薛奎命令就地处决,这事就了结了。事后,人们都认为这个决断十分英明。不然的话,刑讯逼供,胡乱牵连,十天半月也无法了结,也无法使那些与他一样有反心的同伙尽快安定下来。

当官的人,如果稍微有点要夸大自己功劳的意思,就不会像薛公这样直接痛快了。

还有一次,巴蜀中有人得到伪蜀时一颗中书印,晚上带回到城后,便用一个口袋装好挂在西门上,守门的士兵发现后,便拿着印袋去报告薛奎。这时,突然有上万个蜀人跟随在那个士兵的后面,而且吵吵闹闹,出口狂言,说着些怪异的话,就看薛公如何动作。薛公于是命令主吏那个布袋藏起来,根本不取出来看一下,那些人也就闹不起来了。

明代的少司马梅国桢镇守三镇时,有个胡人首领说在沙漠中得到一枚传国玉玺,并用黄绢印下宝玺上的印文,顶在头上,到辕门献宝,求梅公在奏折上署名。

梅公说:“我不知道你得到的玉玺到底是真还是假,等你取来,我先看一下,若是真的,一定会犒员你。胡人首领说:“我所要的不只是什么犒赏!要知道这是数代受命的印符,现在为圣朝而出现,这是非常的祥瑞之兆,如果禀奏朝廷,将它献给皇上,皇上一定会给我封官晋爵的。”梅公笑着说:“我们国家有的是国宝,即使这枚玉玺是真的,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敢轻率地亵渎皇上视听。说得那位胡人首领一路无奈。

但是,梅公还是看在他好意献宝的份上,人给他一金作为犒赏连同黄绢一起还给了他。胡人首领大失所望,号啕大哭而去。

事后,有人问梅公为什么不向朝廷禀奏,梅公说:“周定王的大夫王孙满曾说:“国家的命运在德行的修正,而不在鼎的大小轻重。”

何况胡人认为奇货可居,如果轻率地将此事禀奏皇上,胡人越发以此要挟。万一皇上传旨征求这枚玉玺,而玉玺不久又送到皇上那里,难道真的以封官晋爵来购买它吗?”人们听了这番之后,都十分服梅公的远见卓识。

这个故事其实和薛奎藏印的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英宗天顺初年,胡人又来到我朝边境找粮,而且传闻将玉玺也带过来了。镇朔大将军石亨上奏英宗皇帝,想借带兵巡边之机,夺取玉玺。英宗便向尚书李贤征求意见,李贤说:“胡人虽然靠近我国边境,但不曾侵犯我国,而我们却无故出兵,肯定说不过去。况且那宝玺是秦始皇所制造,李斯篆刻的印文,本是亡国之物,并不值得珍视。”英宗听了之后,肯定了他的见解。

这李贤的看法又和梅公的见解又是相同的。

相关文章

  • 不稀罕难得之货

    北宋时,薛奎镇守巴蜀。一天,他在大东门外举行酒宴,这城里有士兵作乱,但很快就被抓住了。都监前来请示薛公,薛奎命令就...

  • 老子道德经-3

    1、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标榜圣贤,使世人不起争念。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稀罕珍宝,使世人不生盗意。...

  • 【经书】道德经3(治国理政)

    一、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断句: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 03-2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03-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意思是说:不要太高稀罕物品的货值,避免民众发生盗抢行为。...

  • 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

  • 摘录|《道德经》第三章节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风韵阅经记 市场是物以希为贵,天价商品,豪赌富贵。这里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不是市场行...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原文句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古文今译: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窃盗; 我的理解: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

  • 不贵难得

    不贵难得民不为盗 1、难得之货 对于灾民而言粮食就是难得政府抬高粮价人民定会盗货 对于底层而言官爵就是难得政府尊崇...

  • 心观《道德经》第三章

    原创: 明空如月 明空禅心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稀罕难得之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io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