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篇文章《专业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吗?》,跟帖的人中不乏各个专业沉浸已久学霸,留言各具特色,答案趋近统一——是的!专业一定会影响性格。
性格在心理学中本来就是指的个体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以及所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首先分享两个基本逻辑:
1.大学为什么分专业——是为了中和知识无限性和个体的学习时间、精力有限性。
分专业学习就是让人们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技能领域进行学习,然后在这个领域找到一份可以谋生、谋成就的职业。
2.不同领域的知识构成方式,学习的不同过程方法,会影响学习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风格
比如文学院、历史学院的很多同学,在长久的作品分析和文史知识的钻研中,对某个东西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想象就会特别在意,他们认为这是这个东西的价值。如果一件事情只是就事论事,那就特别无聊。所以文科生的思维重发散,一个人沉默不语心理都能演出一场大戏。
而理工科生明显不认同这种思维,想成为一个理工农医优秀毕业生,长久的实验实验实验,数据数据数据,误差精确控制住小数点后几位。
记得有一年学校教务处要求各专业丰富学生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多样化完成作业,理工学院马上质疑——“实验数据能多样化??!!”
再分享几个专业性格和工作、生活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清华大学就业中心老师给的一个职场故事。
某位清华校友在一个世界500强公司。有一次,他汇报一些商业调研的数据,在座的领导中有理工科背景的,也有文科背景的。由于这位校友读书的时候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是理工科背景的,所以他就习惯了用一些很有效率的数学概念来表达。
他的一位文科出身的上司就问,会不会有某种不好的情况发生。然后他说,刚好我们对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做了调研,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小于10的负10次方。
在坐的理工科背景的人都秒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而他的文科老板对数字并不敏感,他可能知道10的负10次方是个很小的数字,但是对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小,并没有直观的感受。
所以,他的老板就是说: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发生的。然后......
再分享个生活的故事
很多人一遇到学心理的,第一反应是“你说,我现在在想什么?”(我和无数学心理的同学沟通过,目前无一例外,统统被问到过这类问题)大家觉得心理么,和算命差不多,其实心理学就是掌握普遍的心里规律,学的时间长了,知道了人和人、大人与小孩等等角色的不同,更可以体察别人的心情,更接受“和而不同”的观念罢了(专业说法——“共情”能力强一些)。
分享教育心理学的高材生猪宝妈妈,在加拿大的育儿笔记(简化版,原文可以关注猪宝妈妈|北师大硕士|亲子关系咨询,微信号)
每天去操场玩,结识了一些小伙伴。 cc是个小男孩,比邦小两岁多,邦请cc来自己家玩很兴奋,并固执地要给cc玩魔术玩具。
两个孩子没有沟通好,cc不高兴哭了,邦邦也有情绪。妈妈也叨叨“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你是小主人,要询问别人喜欢什么”(我当时的心情:我怎么有这样一个儿子 明明就沉醉于自己的展示,丝毫看不到别人的情绪,对我的提醒还认为是恶意,认为我把他想坏了......)结果cc提前回去了,邦的情绪的小高峰,对妈妈不满是大大升级
送cc回来,爸爸想听邦的想法,爸爸给了接纳和共情,邦委屈的情绪得到释放。爸爸给邦编了小故事:小狗和小牛是好朋友。有一天小狗想送给小牛一个礼物。他告诉小牛,这个礼物是他最喜欢的。小牛很高兴,以为是草,结果是个大骨头......
最后爸爸妈妈邦邦一起复盘达成一致: 1.朋友来了,可以问朋友更喜欢玩哪些玩具,这是表示尊重。 2.针对他无法理解“自己喜欢”和“别人喜欢”的区别,爸爸带他角色互换。爸爸扮演他,他扮演cc。
最后的教育结果当然是有效的(插播一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男生女生,真的会变得更加有耐心、更容易交流哦)
(更多有趣的故事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学霸的困惑》)
总之,四年大学或者更长时间的专业学习下来,一个人的身上一定会印上专业特点,养成这个专业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工作(择业、上升)和生活(择偶、育儿等等)。各位同学早点完成专业的生涯探索很重要哦!
我是TT,一个来自高校的生涯教育教授,一个有温度的国家注册职业指导师。和你一起科学定位高考志愿。
致力于做好生涯规划,打通高中科目学习——大学专业学习——职场专业能力提升的通道,我在这里等你来共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