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人,得出的感受定是不同。因为,影响事物评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如何讲课这个话题也是如此。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认为好课的标准至少有三点:
1.内容选择少而精。内容选择精当,可以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复习课教学,需要做到知识点梳理精准高效,练习题设计梯度分明,题少而价值高。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亲自动手翻阅学生完成的作业、做过的习题,将错误率比较高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前后知识联系密切的习题归类呈现,集中教学。如此一来,学生完成的习题虽然不多,但题教在关键处,课题教学效率自然比较高。《水浒传》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其原因在于拳拳打在要害上!
2.教学方法要敢于放。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校长经常说,教师在课堂中要敢于退,大踏步地退,退到学生背后,把舞台让位于学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讲,要相信学生能够讲好。知识梳理可以让学生讲,容易的习题可以让学生讲,难度大的习题可以让学生毫无顾忌的大胆地说。阿德勒说,知识从本质而言源自对于谬误和错误地认识。学生在说的时候,展现自我的认知,呈现思维真实的模样,正是难得的教学资源。
3.课后反馈源自精选练习。知识地巩固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一项技能的习得,离不开适度的强化,强化落实到课堂中就是练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度的练习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对于这一点需要警惕题海战术的弊端。要练习不是要题海。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接纳学生完成的练习,包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最为重要的是反馈练习的效果。有练习,没有反馈,肯定是练而无效或低效的。反馈的评价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即时评价,一种是延时评价。我们倡导给予学生展示自我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故此延迟评价是不错的选择。
决定教师工作水平高低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两点: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职业精神指的是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素养指的是教师的工作能力。对于这两点,我认为都不是不可改变的,是完全可以培育和提升的。这一切完全取决于老师是否有追求卓越的雄心,有敢于把信送到加西亚的信心。工作的旅途是怎样的景象?我觉得就是不断地穿越黑暗,以至于迎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