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作业的有效性》(《民主与教育》杜威第十五章)
摘录:
1、 目标越合乎人性,或目标越接近日常经验需求的目的,知识也就越真实。如果活动的目标局限于探知数学的性质,由此获得的知识就只是专门化的知识。
2、 在人类历史上,各门学科都是从实用的社会作业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3、 始终充满游戏态度的工作是艺术一一即使在传统中不是这样称呼它,在性质上依然是艺术。
思考:
合乎人性,这个说法倒是很少听到,但是这也确实合乎我们的教学实质。杜威老师说的:目标越接近日常经验需求的目的,知识也就越真实。无论是作业的设计还是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生活而服务。在我们的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机械的重复在做。想那些机械的反复抄写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很多时候在看到这些学生重复的抄着一些无用的字词,我都不知道老师的出发点在那个地方,对于这这些问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即使这种活动毫无意义,但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做。
杜威老师的观点是,无论是教学还是作业都必须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对生活毫无帮助的学习都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在目前阶段是这样。这学期我的作业减少了很多,但是有必要的还是在坚持的。只是将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作业给取消了,那些简单重复的词语抄写意义真的不大。很多孩子在抄写的时候都不看的,心中肯本就不去思考。或许抄完之后都不知道写了那些东西。所以很多老师会纠结,为什么自己明明去做了,学生也不见进步。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在乎自己做没做,应该把问题落在学生有么有进行思考、有些事不是说自己做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们要具体的去分析这件事做的怎么样,效果如何。如果教育只是老师说几句话就管用的话,那学生也太没有个性了。所以在追求教学上,不管是作业设计还是课堂实施我们都要以从实践上去设计。
作业不是让学生有事可做,作业更不是打发学生的无聊时间。作业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反馈,是对知识和生活建立沟通的桥梁。今天我在课堂上我问倒我班的孩子:你们数学学了那么多年了有几个同学尝试过自己买张卡纸做过礼物盒的,结果是无一人回答。那么回到我们的作业上来看,数学老师布置的那么多的几何题型,却从来没有实践到过自己的生活中去,那么这种学习的意义又体现在哪儿。这和杜威老师的教育理论还是相违背的。同时这种作业的设计失去了意义,就是不合理的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