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莉丝蒂安妮 杜娟 译
父母关系不和谐,父亲不成熟,不接纳两个孩子和她们的母亲,不能平心静气地理智教导孩子,而是传统方法,对孩子歧视和粗暴打骂,甚至把生活的怨气无理由撒给孩子,孩子成了出气筒。母亲软弱,因为自己青少年时被严格管教,做了母亲后对孩子过分宽松,甚至孩子夜不归宿也认为正常。孩子缺乏安全感,渴望能获得控制人的力量。
生活环境脏乱差,禁令多自由少,逐渐学会了在破坏大人制定的禁令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玩电梯,破坏课堂秩序,说大话吹牛皮,当欺压别人的头儿,八岁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拥有左右别人的权力。
孩子不怨这一切,生活颠沛流离,缺少像样的玩乐场地……包括,父母离婚,父母再婚,只要她们有父母的爱。反正母亲是不幸的,女儿同情她,在第一次婚姻里她是失败的,同时又心底里觉得在生活里母亲也不怎么样,她太操劳,只想房子车子等基本的物质需求。这两方面母亲都没有为女儿树立起榜样,也可以说这孩子在她那个年龄段没能懂得体贴母亲的不易——她只想给孩子们好的物质生活,一家人过得舒舒服服的。孩子会在成长中越来越瞧不起性格软弱,老实,又为家庭付出很多的母亲。也许弱小者总是认为对别人发号施令和打骂是一件很威风的事 ,软弱的成年人很不堪。成长早期缺少父亲的管教,是这部书里三个吸毒少女的共同点:克莉丝蒂安妮父母离异,芭布丝(最年轻的毒品牺牲者,14岁)父亲自杀,施太拉父亲在大火中丧生。克莉丝蒂安妮对别人也是这样宽容,比如对父母亲的新伴侣,基本接纳了。早慧,偷窥到了母亲的私密感情,却没有泄露给任何人;学校里她的功课不错,六年级以优异成绩毕业。孩子是坚强懂事的,抵挡住爸爸舒适物质生活的引诱,她明白父母走到离婚这一步,是爸爸的无能与无理取闹,母亲用离婚的代价捍卫了孩子和自己的尊严。
上中学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又是因为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爸爸。因为爸爸带她去旅游旷课半月,她没能及时了解学校的规则,没能及时融入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孤独感,自卑感随之而来。
几百个学生只有一个班主任,管理几乎虚设了。对于初中的小孩,强调自我管理基本不现实,除了极少数的同学。
生活多变让克莉丝蒂安妮敏感,不过她的性格本身又外向,渴望被承认,渴望赞赏,渴望有强有力的朋友。青春期生理发展,她渴望异性朋友的关注。她还没有觉得,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自己接纳自己,自尊自强,才能赢得别人的关注。她在正确的时间认识了错误的朋友,凯茜以及后来的戴特列夫,这么一个团伙:开始吸大麻好玩,时髦,后来安定等各种毒品,再后来升级为自己不齿的烈性毒品海洛因。只是一步步,仿佛有一种强大的无形推手,应该还是好奇心,空虚,习惯以及朋友的影响。吸毒、卖淫、传染病、同性恋、爱情、戒毒复吸、死亡。
当然,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毒品买卖虽然不能明目张胆,买卖环境还是相当宽松;戒毒机构数量缺乏,管理不规范。
生理需求强烈,最要命的是心瘾——精神类毒品的诡异坏笑。脱离毒品的环境,瘾君子身心会变得正常一点,一旦到那种有毒品的环境里,他们就像警犬,嗅觉灵敏,感觉灵敏,精准定位到哪些是贩卖者、吸毒者、卖淫者……
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错误的比例是什么:
3、1、3、3
家庭不和谐,学校无力管理,政府行动迟缓不力,自身追求时髦,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关注与赞美,到头来丢失了自己,变得对什么都不在乎,毫无廉耻之心。由外向期望大家的肯定完全转为自身的“快乐”体验不能自拔,转为只关心不择手段弄来毒品满足身体需要。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死亡和重生的选择题上,她最终选择了重生,家庭给了她最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