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印发《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48.1万对,粗离婚率2.8‰.中新网记者统计,相比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仅有0.9‰,13年来,粗离婚率逐年攀升。
有专家分析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舆论环境更开放了,离婚更自由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25266/47231986afb0b228.jpg)
身处小城,近年来也总会听到一些身边人离婚的消息。
比如,前几天,我妈就告诉我说她好姐妹的女儿媛媛离婚了。
离婚了?这可真让我有点意外。
媛媛我也认识,她老公是她大学同学,家里是做房地产的,两人毕业后就结了婚,当时媛媛家的亲朋好友包括我妈都说媛媛有福气,找了个家里那么有钱的老公,谁成想,这才两年就离婚了。
两人感情不是挺好吗,为什么离婚了呢?我问。
谁知道她那个老公那么不爱干活啊,你说都结婚了,家里再有钱也不能什么也不干就知道玩啊。我妈说。
原来是因为这个。
趁着年轻,离了也好。我妈又说。
这话从五十年代出生的我妈口中那么风轻云淡地说出来,也挺让我意外的。
但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父母们真的对离婚越来越宽容了。可这就代表了他们思想进步了吗?
不是的。
因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对不婚或者单身主义者还是很不宽容。
这里也有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堂妹,87年的,不想结婚,就是觉得一个人过挺好的,我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就觉得这孩子的想法太有问题了,一逮着机会就要对其进行一番教育加声讨。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离婚可以,不婚就不可以?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我看来,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1、他们不认可不婚或者单身是一个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我的大学同学Y,去年就跟她妈说:妈,你别光催我结婚啊,我根本不想结婚,你看现在离婚的人那么多,还不如不结呢,省得麻烦。
她本以为她老人家会因此对她放松一些要求,谁知老太太义正言辞地说:人家就算离婚了,那也比你强。离不离婚那是结婚以后的事了,两人过不上来当然要离婚,可人家毕竟是奔着结婚这条道上走的,哪像你,你不结婚就是不想走正道。你说我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走歪了还不把你拽回来吗?
这话真的让Y哭笑不得。
所以,在他们看来,结婚是唯一且正确的选择,至于婚姻会不会出现问题,那是以后的事。如果出现问题了,离婚了,那也没什么不可以啊,有错误就得改嘛,但是不婚或者单身?这个选项压根就不应该在一个人的人生里出现。
这些想法可能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都推崇一种对称美,什么东西都是成双成对的好,所以才会有诸如 “双喜临门”、“百年好合”,“双宿双飞”这么多与“双”字有关的成语。
即使人死了,也要举行冥婚,这样活着的人才踏实。你一大好青年要单身?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2、离婚通常涉及的是两个人的问题,不婚?那只能说明你有问题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两个人离婚,总是会有各种原因,性格不合啦,生活习惯不同啦,婆媳问题无法调和啦,有了外遇啦等等。离婚,即使是有主要过错方,比如说一方出轨,或者像媛媛的前夫那样,问题很大,也通常不会只是一个人的问题。
为什么对他们更宽容?因为有过婚姻生活的父母们都知道,或多或少两个人都有问题,这样他们就无法苛责其中任何一个。离了再找呗,这有什么难的?
可让他们觉得不爽的是,你为什么要不婚?好,你说这是你的选择,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正常人”都会结婚的呀,你选择不结婚肯定是不正常啊,不正常就是有问题啊,有问题就要解决啊,不解决的话,你带着问题生活不难受吗?
你说你不难受,你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就这样生活不好吗?不好。因为他们在替你难受,他们所以无论如何不能任凭你抱着不婚的念头独自终老。
3、很多人离婚后找到了更好的另一半,你不婚你是多无能啊。
确实,有些人的再婚对象比前任好很多,再婚后也过得很幸福。我认识的一个大姐,就是再婚的,她的现任老公是做生意的,气度和学识都比她的前任高出了一大截。
有这样的例子在,父母们对单身主义者就更不理解了:天无绝人之路嘛,人家离婚了都找到了更好的,你还单着只能说明你没本事啊,找不到好的所以才单着。
他们就这样一厢情愿地想着,根本就不知道很多人之所以宁愿选择单着,不仅仅是为了等一个好的,还是为了等一个对的。与其和一个错误的人结婚再离婚,还不如慢慢等着那个对的人出现,反正,又不着急。
父母们着急啊。为什么着急?也许是传承的影响,他们有一种奇怪的逻辑,就是你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就要做什么事,晚一天或者早一天都不行。
几年前,许多电视节目都报道过这样一件事:80多岁的袁迪宝老人年轻时和老师李丹妮相恋,由于学校合并,两人就此分开。本就是中法混血的李丹妮后来去了法国,直到暮年与袁迪宝老人再次重逢,两人终于结婚。
令人感动的是,此前李丹妮一直没有结婚。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她说因为她不结婚,她的父母也很担心她,最主要是担心他们过世后没人照顾她,但是即使有这种担心,他们还是不愿意强迫她去结婚,毕竟结不结婚是她的人生,她说了算。
我们的父母也有这种担心,但在心理上却不如丹妮的父母成熟:他们承受不了这种担心引起的痛苦,不愿意抱着担心的念头生活,而催婚是唯一不让他们担心的办法。
不过,父母们对离婚这件事越来越宽容,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社会的进步。总有一天,他们会对单身者也这么宽容。
到时候,“剩男”、“剩女”这样的词汇也会被扔进历史的尘埃而不再被提起。因为相爱而结合,因为不爱而分开,少了被催促的紧张和凑合,结婚才真的会变成一件美好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