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692412/2d867bfa8f254d72.jpg)
四婶嫁给四叔,可谓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四叔娶了四婶,可谓烧了八辈子的高香。
四婶把最美好的青春交给了四叔,换回的是处处忍让,委曲求全。四叔把最无助的暮年交给了四婶,换回来的是,体贴入微,安度晚年。
四叔和四婶是我出了五服的族人本家,虽然辈分只高了一辈,年龄却悬殊很大。两人虽然是错爱一生,但却极少发生矛盾,甚至从无争吵。
四婶比四叔大三岁,老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四叔的父母因为这个说法,更是因为四婶长得粗腿大棒,是庄稼地里干活的一把好手,直接无视对审美要求很高的四叔,把这门亲事给当场拍板了下来。
以至于,四叔四婶洞房花烛那晚,,要不是四叔的母亲坐在条凳上堵在门口,四叔极大可能会逃之夭夭。
“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一点不假。尽管嫁过来的四婶,把自己强悍的身体天赋发挥到极致,做牛做马,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把四叔伺候得像大爷一样,也没有改变四叔对她的不喜欢。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他们结婚后第四个年头才有的,这在农村,可是极为罕见的事。
四叔的风流,并非与生俱来,他在有第一个孩子之前,虽然很少和四婶亲热,但他却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可能这也是最后四婶能原谅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58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全国各地挨饿的人比比皆是。四叔村里来了一对逃荒的年轻夫妇,估计也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男的不仅长得丑,还弓腰驼背,一脸病态;女的尽管饿得面黄肌瘦,但仍然难掩让人过目不忘的姿色。他们两个来到四叔所在的村子,就再也走不动了,正好一户人家为了看庄稼在田地里搭了一个草庵子,平时也没有人住在里面,这对夫妇径直走进去,安营扎寨。白天出去要饭,晚上就住到里面。
四叔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那婆娘一眼,心里就再也没有了四婶的位置。
尽管那是一个极其饥荒的年代,四叔家因为父母和四婶开荒比较多,不仅没有挨饿,家里的粮食地瓜还有剩余的。四叔一开始是偷摸地给那婆娘,然后偷摸地和那婆娘进行苟且之事。后来四叔光明正大地给那婆娘送吃的,然后光明正大地和那婆娘进行苟且之事。
那个又丑又衰的男人,开始还想给自己的婆娘立点规矩,但在饥饿面前,他还哪有半点骨气。此后,只要看到四叔拿着吃得过来,自己就识趣地躲得远远的,虽心生怨恨,但又无可奈何。
那俊俏的婆娘,公然做了四叔的情人。
四婶虽然长得粗腿大棒,但心思却不是一般的细腻。在全村风言风语四起之前,她就知道了四叔那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是那个年代,“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就是约定俗成的宿命论。四婶第一是舍不得孩子,另外她也没有独自回娘家的勇气,娘家也丢不起那人。她只能一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气吞声,一边在没有人的地方独自流泪。
但在人前,哪怕是有人把四叔的风流韵事说到她的面上,她也会嘻嘻哈哈地说:“可不敢开玩笑,孩子他爹对我好得很。”就连四叔的父母都看不下去了,让四婶约束一下四叔,四婶躲开公婆愤怒的眼神,幽幽地对公公婆婆说:“不管他吧,早晚他还是要回这个家的。”公婆见她不在乎,也不好再说什么,丢人就丢人吧!
就这样,四婶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丝毫没有为此闹得鸡犬不宁,也没有手撕四叔的情人,一个村里住着,她一直安安静静,外人说什么她都是笑嘻嘻,全身心都在儿孙身上。那些年,四叔没少给情人粮食,甚至后来等灾情缓一缓时,情人在荒地上盖的三间房子,大多都是四叔帮衬的。
情人内心也觉得自己是没办法才这样的,所以并没有丝毫的不安和愧疚,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去四叔家和四婶一起打牌,一起聊天,一起给孩子们缝制衣服,四婶和她相处得还挺和谐。可基因是骗不了人的,情人生了三个孩子,两个长得像极了四叔。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俩人也就没有了撩人的火花,约会的次数自然也越来越少。
四叔情人的丑男人终究没有等来好日子,早早去马克思那里去报到了。四叔的情人从没有让孩子来认亲,和四婶也就没有争端,双方一直平安无事。四叔的子女也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人在乎,更没有人表现出来。
后来四叔突然病了,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几个儿子拉着他去了一趟医院,该检查的都检查了,医生也没啥办法,拿了一些汤药回了家。四婶依旧笑嘻嘻地对四叔说:“你这个老东西,你现在还有力气去那面吗?要不,让她伺候你呀!”四叔理亏,不敢反驳,讪讪说道:“年轻时不懂事,你可不能和我一般见识呀!”说完,两手艰难地举起来,“投降”示弱。
四婶并没有因为四叔这些年亏心对待她,而产生狭隘的报复心理。每天用孙子的婴儿车改造加大的四轮车推着四叔,从这个人场到那个人场,生怕四叔孤单了,寂寞了。有时还把四叔推到他的老情人那里,一起拉呱,说笑。
四叔像极了一个不会行走,但不哭不闹的婴儿,活在四婶柔情似水的呵护之中。
好在,这样的日子,过了不足三年,四叔在一个雨水充足的晚上,没有一点痛苦地撒手归西了。
时间一晃,又一个20多年过去了,四婶和四叔的情人都96岁了,都还健在,儿孙们是真孝顺四婶,陪伴照顾在农村那都是顶级水准。村民都说四婶是老狐狸,什么事都能做得让人舒服,儿子媳妇喜欢,孙子孙女喜欢,在所有人看来,四婶是有情商的,她每天都笑呵呵的,从不说自己家孩子谁不好,只说每个人的好,谁给东西都很开心。有时自己吃不完,还给四叔的情人送过去。
自己给自己洗衣服,自己给自己做饭,尽量不麻烦别人,无论是家人,还是村里人,谁有事都愿意找她,她是有那个脑子的,她也愿意倾心倾力地去帮助。有一次我去看她,她不能走太远,我不让她送,她还是蹒跚地走出来,然后跟我说,你走吧,我看着你……
四婶虽然是个没文化的人,但她确实又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尺度,让别人觉得感动暖心,自己也总是笑意盈盈,豁达到让人心生敬意。
如果用大智若愚,来形容四婶,是不是也算恰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