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省时36计·第1.2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2月4日“崔律精时力之高效省时36计”系列第1.2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动手调整电脑文件夹与电脑桌面。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电脑文档的层级可以根据电脑文档的存放路径来识别,通常为:硬盘分区>一级文件夹>二级文件夹>三级文件夹>…>文档,一般设置到四级文件夹就可以了,过多的存档路径设置会耗时。
1.2一级文件夹的设置注意事项:
数量上,一般一级文件夹不要超过10个,超过10个,在选择点击时会多花一秒钟。
文件夹的构成上,可以根据我们的工作内容设几大板块,同时再每个文件夹名称开头使用数字编号1234,这样可以给文件夹强行排序。
这些文件夹之间也可以建立一定的联系,比如设置“+进行中+”文件夹,当它的项目结束后,转移到“业务”文件夹,定期(每年年初)把业务文件夹中的3年前文档转移至“存档”文件夹,这样做的好处是,“业务”文件夹内是近3年的资料,方便查找。
核对自己电脑文件夹设置,主要问题在于一级文件夹之间没有层级关系,要么是平行的要么是交叉的关系,这样似乎有点违背各层各级遵循MECE原则,没有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体现在每次查找费时。而崔律设置的一级文件夹,刚好避免了这个问题。
1.3二级文件夹的设置注意事项:
它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客户、项目、业务大类分别来分类,也可以组合使用。
1.4三/四级文件夹的设置注意事项:
在命名这层文件夹时,使用日期,便于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
1.5电脑桌面的设置注意事项:
把短期常用文件和一些临时文件还有一些文件夹的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这样做的好处是桌面看起来整洁,同时也方便你查找当下需要做的事情。
后台运行的软件通过设置隐藏图标,可以避免打扰。
1.6某个项目,发给客户签字的文件,使用文件清单一览表,加上文档序号,让客户拿到文件后一目了然,这是一种用户思维的体现。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2.1把工作文档重新设置了一遍,按照一级文件夹→二级文件夹→三级文件夹→四级文件夹→文档。梳理了自己工作的内容并分类,然后设置了一级文件夹,把原来的存档文件夹和资料文件夹从三级文件夹移到一级文件夹。发现原来知道的文件夹分类并不深入,或者说并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
2.2根据电脑文件夹的层级划分,对印象笔记的文档也做了优化,给每个笔记本也添加了1234的编号,把短期常用的文件添加快捷方式,这样每次使用可以快速打开。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暂无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4.1优化昨天的本讲收获:
对比今天小伙伴的昨日回顾的内容,发现我的回顾的一些问题:
没有保持中立与客观的态度,再次回听了昨天的内容,发现课程内容构架并非我理解的那样。
三个点的描述不够精典,跟自己的联系不够深入。
所以优化的版本是这样的
①关于时间单价,以前也有计算过时间单价,单仅仅停留在当下的时间单价是多少,今天再次学习了时间单价,它可以用来指导我的时间花费,尤其是在我浪费时间的时候。
②电子文件命名,将命名的要素和排序结合起来,可以快速查找,方便对方获取文件的内容。之前电子文件命名的注意力都在名称,排序直接忽略了,这个可以优化下。
③省时:功夫在平时,时间是整理出来的。
平时小整理+定期大整理更省时
整理不仅限于有形物,还包括无形物
为了有效预防乱、多、余、变,高效人不但在“事中”——即平时(当时)做好整理,更注重“事前”的预防——即从源头做事,定好规则。
今天重新看这段话,发现昨天直接把源头当做平时了,其实这里的源头指的是这件事的开始就做起来。
5.[众筹]工作里,我的高效省时小妙招:
5.1打印文档前在编辑的过程排好顺序,这样打印出来的文档不用手动整理;
5.2制作模板文件,每次使用查找→替换来做文件,快捷又不易出错。
6.[附加题]面对57元/小时的工资,我们怎样想,才是积极主动的,才会更好利用时间?
6.1根据57元/小时的工资,写出自己关注的主题。
6.2在这些关注的主题里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主题。
6.3对这些力所能及的主题进行细分到具体的行动。
6.4对这些行动事件进行统计时间,并加以调整。
6.5所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且这事跟57元/小时相关,优化自己的时间花费,更好利用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