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

作者: 悦静岁月丨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4-22 21:44 被阅读0次

家庭治疗中,咨询师围绕着

①你看到什么

②对于你看到的做何理解

③基于理解,你有何设想

举例看下面妈妈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注意那任重复规律

第一回合

妈妈先说话:

你要说呀,你到底哪里不开心啊。你看你一天到晚闷闷不乐,你要说嘛。

孩子:

有什么好说的呢?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

模式:妈妈从自己的力场对孩子提一个要求,孩子拒绝迎合,回答不想说。

假设A发出一个行为→B用一个模式回应A;A再发一个行动→B用一个模式回应,反反复复→最终形成一个习惯模式。

第二回合:

妈妈:

你看,每次问你,你都不说话,你这个年龄就应该把不开心说出来给我听。你看那个谁家的xxx,经常就在外活动,再看看你,天天在屋头关起。

孩子:

有什么好说的,说了你也不懂。

模式:妈妈追着孩子,要求孩子,要孩子开心外向,再提要求→孩子反应不想回应,抗拒。

第三回合

妈妈:

你看就是因为你不说,你要是说了,我才知道呀。

孩子:

彻底不想说

一个要求,另一个拒绝,重复出现了三次的互动模式。看到模式,咨询师就会引导:这是平时的相处模式吗?是怎么形成的,在哪个时期形成的?包括没有出场的爸爸,在这个互动模式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咨询师会有一个猜测:

母子关系纠缠,边界模糊,爸爸参与到子系统中的机会少。爸爸参与越少,妈妈更多承担责任,单方面承担的无助和焦虑就越明显,越容易被孩子感知到。孩子也不知怎么处理,就越压抑,妈妈因此更期待→孩子越拒绝→妈妈就和孩子不断纠缠→爸爸也越难以加入。

然后,也经常听到妈妈对咨询师这样的反应:

你看这孩子就这样,无论怎样就是不给我说。老师,你快帮娃儿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

想像一下,如果咨询师顺着妈妈的方式去问孩子,

那你说说看吧,你为什么不想说?为什么保持沉默?为什么抑郁?

孩子会有什么感觉?

咨询师可能和我妈是一伙的,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加重孩子受教训,被孤立的感觉。

所以,咨询中一直强调中立,不要失去中立的位置。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qo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