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修行的灯
花钱学习前,问自己这6个问题,就不会被割韭菜

花钱学习前,问自己这6个问题,就不会被割韭菜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06:32 被阅读0次

无论花几十块钱看一本书,还是花几千块上一门课,你一定要搞清楚的学习的几个问题。

1、谁要学: 我以什么角色来学习?

比如我在看《李育辉的组织行为学》时,我的角色是一个创业小团队的老板;

那我思考的问题就会是:如何让我的团队可以高效,稳定和有幸福感的工作。

为此,书上所有跟这个目标相关的章节我就都会感兴趣。
● 比如怎么让员工拥有持续的好状态?
● 比如如何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 比如如何让优秀的员工稳定的工作?
··· ···

2、为什么学: 预防,修补,追求

在《结构思考力2》这本书中,李忠秋老师提到了问题的3种类型:

(1)预防:为了防范未然而学习。

比如我在读《李育辉的组织行为学》的时候,看到核心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我就会留意,

这说明我想通过学习,预防这件事情在我身上发生。

(2)修补:为了让一个已经“破损”的事情还原。

比如在读《非暴力沟通》的时候,我的角色就是一个伴侣的角色,我会试图通过学习,修复我和另一半沟通的方式;

(3)追求: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比如当我在程序员岗位上,期待自己能得到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时,

我就读了大量的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类的书籍,其实就是希望自己掌握更多这个领域的知识,方便自己快速适应新工作。

3、学什么内容:为此要学什么?

有了目标和期待,然后才是要学什么的问题。

其实明确了自己的大概方向也就知道了主题关键词。

我通常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这些:
● 书
● 事
● 人
● 生
● 课

比如我们团队的课程转化率不高,这明显是一个“追求”型的学习目标。

我们的学习方式就会有:

书:找一系列和转化力相关的书来读

事:复盘过去几次转化的过程,找出做得好的套路和需要改进的空缺

人:拜访深圳当地专门做营销转化的一些老师,带着自己的失败案例去请教

生:生活观察,看看别人的项目是怎么做的,做小白鼠去别人的课程群里当学员,体验“被转化”

课:报名去上一些营销转化类的课程

4、怎么选择:怎么挑选?

这么多的学习类型选择,那怎么挑选呢?

其实判断的标准有很多,我总结为3个要素:
牛不牛(效果),贵不贵(费用),快不快(时间)。

这三者就像是一个三角型,互相制约。

想要找牛人,但是又不贵的,肯定时间长,比如看书,比如跟1000多的训练营;

想要找牛人,但是期望快一点解决问题的,肯定费用就高,比如咨询,专案顾问。

所以根据自己对的承受能力和急切度选择就好啦。

5、怎么学:学习的方法

具体怎么学其实反而是最简单的,
为什么呢?

因为学习就三要素:输入,消化,输出。

前面几个步骤,让你一定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也筛选了自己的学习内容。

那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内容消化掉,并完成输出。

image.png

在布鲁姆知识分层理论中,我们会看到学习的层次其实早有定论。

而我们作为学习者,其实是需要问自己,我学这个是要达到哪个层级就行。

想要达到不同的层级,就去做对应的方法就行。

比如,如果你只是为了让自己死死记住一些知识,也就是停留在第一层,那如何记忆就是你的学习目标。

比如你可以用反复背诵,图像化,编口诀,打比方,或者试着把自己的过往经历做绑定······

再比如,如果你的是为了能动手做。

那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设置一些动手的环节。

比如得到沟通训练营中讲了一个小技巧,教大家如何让身边人知道自己的沟通方式,那你要做的就不是抄笔记;

而是给自己设计一个卡片,并且打印出来,发给你身边经常和你沟通的人。

image.png

6、时间周期:学习的进度,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在日本知名的商业顾问清水久三子的《学习变现》书中,作者提到了1个工具:学习地图。

这种学习地图其实在有些训练营系列课程中也会呈现出来。

学习路线图的最大好处是,让自己在输入的时候,有意识的输出。

<<<彭小六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钱学习前,问自己这6个问题,就不会被割韭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wq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