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王小波和他的外国文学书单

王小波和他的外国文学书单

作者: 江南吹雪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15:16 被阅读0次

如果王小波同志不是英年早逝,他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莫言就可能拿不到了。

当然,小波同志本人可能这样说:我写作可不是为了拿什么诺奖,不过,钱可以寄给我,奖杯他们自个留着。

不同意也没必要杠,已经被历史宣布为不可能的事情,争论没意义,开个玩笑搞搞气氛而已。

要是王二同志知道了,会说:你们干嘛不把这时间拿来多读几本书呢?

据我观察王小波的粉丝相当多,说他不好的我还没遇到一个。有的作家你会喜欢其作品,但是对于本人谈不上喜欢,但是王小波本人和他的大作我都挺喜欢的,最主要的是有趣。

要说有才华的作家,我可以说出一堆来,但是一说到有趣的作家,我第一个就想到王二同志。

去世前他已经写出不少好作品了,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也有写的一般的。就他的年龄和写作积累来说,他正处在鼎盛时期,可以说是进入成熟的秋天。那时候他可以不着急为了养家糊口而写,可以写他自己想写的,这对一个如他这样思想不着边的作家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他真的是未来可期,但是我们无法相信他会写出什么惊人的作品,总之一定会很好看。

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沉默的大多数》

读王小波的书是最能带来思想的乐趣。这是他最大的特色和才华所在。

大家都写小说写文章,但是写得好看又有思想很不容易,特别是幽默这个东西可以堪称天赋的东西。鲁迅算一个,幽默思想兼具。老舍算一个。其他的再找找能和他们挨得近就不多了。

可能有人会说,莫言也幽默啊,但是就这一点而言,莫言还是稍逊风骚。

因为时代不同,鲁迅先生和老舍先生的幽默还多少表现得内敛含蓄,波波同志的幽默是奔放热烈,数量上更为可观。他还有一项殊为难得的才华,就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谁也不知道他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来。

王小波很擅长学习,对于欧美文学也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索。你看他谈杜拉斯的《情人》和卡尔维诺的作品,一下子就看到点子上,足以说明他是个聪明人,还足以说明他肯努力。

而且,波波同志还有一项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他善于自省,虽然思想狂放,智力上优人一等,但是生活中有却是内敛含蓄,谦逊低调,像个刚过青春期的大男孩,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聪明善学、思维敏捷、才华横溢不骄纵、个性不羁不放纵、爱写作就像爱生命,苦干肯干加巧干,这样的人不当作家你说干什么?!

你要说他写不好,打死我,我也不相信。

一个有趣的人写什么都有趣,就连书单也不例外。别说我是在学凡尔赛,我先把我除外。

感受一下波波同学的书单:

pexels-photo-1098656.jpg

王小波推荐的外国文学作品

缪塞《提香的儿子》

我现在一想起有人写的爱情小说就觉得可怕极了。我决心不写爱情了。你看过缪塞的《提香的儿子》吗? 提香的儿子给爱人画了一幅肖像,以后终身不作画了,他把画笔给了爱了。他做得对。噢,真的,我们为什么不早认识?那样我们到现在就已经爱了好多年。多么可惜啊! 爱才没够呢。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我现在正在看《大卫·科波菲尔》,真是好书。我现在看得进这样的书了。他们对人们怀有多深的情感啊!现代作家对别人永远不及对自己八分之一的关心。我因为这个恨他们。他们写自己的满腹委屈,写自己的无所事事,这怎么可以呢?人不能不爱别人啊。

萧伯纳《巴巴拉少校》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

萧伯纳是个爱尔兰人,有一次,人家约他写个剧本来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他写了《英国佬的另一个岛》,有个剧中人对爱尔兰人的生活态度做了如下描述:“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块土,一只猪,……”不知为什么,我看了这段话,脸上也有点热辣辣。这方面我也有些话要说,萧伯纳的态度很能壮我的胆。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

但丁《神曲》

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山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

奥维德《变形记》

二十五年前,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卡尔维诺《未来千年备忘录》
**
朋友寄来一本书,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备忘录》,我正在看着。这本书是他的讲演稿,还没来得及讲,稿也没写完,人就死了。这些讲演稿分别冠以如下题目: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还有一篇“连贯”,还没动笔写;所以我整天在琢磨他到底会写些什么,什么叫作“连贯”。卡尔维诺指出,在未来的一千年里,文学会继续繁荣,而这六项文学遗产也会被发扬光大。我一直喜欢卡尔维诺,看了这本书,就更加喜欢他了。

《我们的祖先》

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看过的人都喜欢。这是他年轻时的作品,我以为这本书是“轻逸”典范。中年以后,他开始探索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我也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难道这不好吗?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武士犯了重罪,国王把他交给王后处置。王后命他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女人最大的心愿?这位武士当场答不上来,王后给了他一个期限,到期再答不上来,就砍他的脑袋。于是,这位武士走遍天涯去寻求答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保住了自己的头;假如找不到,也就不成其为故事。据说这个答案经全体贵妇讨论,一致认为正确,就是:“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爱她。”要是在今天,女权主义者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在中世纪,这答案就可以得满分啦。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则《大山临盆》,内容如下: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房倒屋坍,烟尘滚滚,天下生灵,死伤无数……最后生下了一只耗子。中国的人文学者弄点学问,就如大山临盆一样壮烈。当然,我说的不止现在,而且有过去,还有未来。

海明威《老人与海》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样,很多人每天也走向与他们的限度斗争的战场,仿佛他们要与命运一比高低似的。他们是人中的强者。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翻开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就听到他沉重的叹息。北国的莽原简直是一个谜。黑色的森林直铺到更空旷的冻土荒原,这是一个谜。河流向北流去,不知所终,这是同一个谜。一个人向森林走去,不知道为什么,这也是同一个谜。河边上有一座巨石,水下的沉木千年不腐,这还是同一个谜。空旷、孤寂、白色的冰雪世界令人神往,这就是那个谜。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这样的谜不仅在北方存在,当年高更脱下文明的外衣,走进一张热带的风情画。热风、棕色的土著人、密集的草木也许更令人神往。生命是从湿热里造出来。也许留在南方更靠近生命的本原?高更也许走到了谜底?我们从他的画上看到星光涂蓝了的躯体,看到黑色诡异的火,看到热带人神秘的舞蹈,也许这就是他发出的信息?但是这信息对我们来说太隔膜了。提到高更,我又想起《月亮与六便士》,毛姆和阿斯塔菲耶夫一样,感觉到未知世界的魅力,而且发出了起跑线上的叹息。可惜他没有足够的悟性与勇气,像高更那样深入那个世界,但是毛姆毕竟指出了那条线,比阿斯塔菲耶夫又强了一些。

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这样说固然有煽情之嫌,但想要说服安徒生,就要用这样的语言。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牵牛花丛中走过来了。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近来买了本新出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本书我小时候很爱看,现在这本是新译的——众所周知,新译的书总是没有老版本好。不过新版本也不是全无长处,篇首多了一篇吐温瞎编的兵工署长通告,而老版本把它删了。通告里说:如有人胆敢在本书里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等等,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

杜拉斯《情人》

我喜欢过不少小说,比方说,乔治·奥威尔的《1984》,还有些别的书。但这些小说对我的意义都不能和《情人》相比。《1984》这样的书对我有帮助,是帮我解决人生中的一些疑惑,而《情人》解决的是有关小说自身的疑惑。这本书的绝顶美好之处在于,它写出一种人生的韵律。书中的性爱和生活中别的事件,都按一种韵律来组织,使我完全满意了。就如达·芬奇画出了他的杰作,别人不肯看,那是别人的错,不是达·芬奇的错;米开朗琪罗雕出了他的杰作,别人不肯看,那是别人的错,不是米开朗琪罗的错。

现代小说有这样的杰作,人若不肯看小说,那是人的错,不是小说的错。杜拉斯写过《华北情人》后说,我最终还原成小说家了。这就是说,只有书写文本能使她获得叙事艺术的精髓。这个结论使我满意,既不羡慕电影的镜头,也不羡慕比尔·盖茨的紧身衣。

奥威尔《1984》

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的《奇妙的新世界》、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乔治·奥威尔的噩梦在我们这里成真,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他们推己及人,觉得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既然人同此心,就该把理想付诸实现,构造一个更加彻底的无趣世界。因此应该有《寻找无双》,应该有《革命时期的爱情》,还应该有《红拂夜奔》。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图尼埃尔《少女与死》

现代小说的名篇总是包含了极多的信息,而且极端精美,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打算写小说的人害怕。在经典作家里,只有俄国的契诃夫偶尔有几笔写成这样,但远不是通篇都让人敬畏。必须承认,现代小说家曾经使我大受惊吓。我读过的图尼埃尔的那篇小说,叫做《少女与死》,它只是一系列惊吓的开始。

普希金《青铜骑士》(1954年查良铮译本)

译《情人》的王道乾先生已经在前几年逝世了。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他是我真正尊敬的前辈。我知道他原是位诗人,四十年代末曾到法国留学,后来回来参加祖国建设,一生坎坷,晚年搞起了翻译。他的作品我只读过《情人》,但已使我终身受益。另一篇使我终身受益的作品是查良铮(穆旦)先生译的《青铜骑士》。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一个简单的真理: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看起来黑鸦鸦的一片,都是方块字,念起来就大不相同。诗不光是押韵,还有韵律;散文也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

莫迪阿诺《暗店街》

我和莫迪阿诺的见解很不一样。他把记忆当作正面的东西,让主人公苦苦追寻它;我把记忆当成可厌的东西,像服苦药一样接受着,我的记忆尚未完全恢复,但我已经觉得很够了,恨不得忘掉一些,但如你所知,我和他在一点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认为,丧失记忆是个重大的题目,而记忆本身,则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领域,是摆脱不了的。因为这个原故,我希望大家都读读《暗店街》,至于我的书,读不读由你。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

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象这样的故事有些作者也写到过,比方说,茨威格写过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小说《象棋》,可称是现代经典,但我不认为他把这种痛苦描写得充分了。这种痛苦的顶点不是被拘押在旅馆里没有书看,没有合格的谈话伙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间同样寂寞,面对和你一样痛苦的同伴。

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

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前半部。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一本最好的书,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我觉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永远也忘不了叶菲莫夫的遭遇,它使我日夜不安。并且我灵魂里好像从此有了一个恶魔,它不停地对我说:人生不可空过,伙计!可是人生,尤其是我的人生就要空过了,简直让人发狂。还不如让我和以前一样心安理得地过日子。不过这也是后话,不是当时的事情。当时我最感动的是卡加郡主和涅朵奇卡的友谊真让我神醉魂消!

这份书单你看过几部?看过三部以上的可以转发,小心凡尔赛。

整理好300多本书单,输入“读书”获得文学、成长书单,输入“教育”获取育儿书单。

相关文章

  • 王小波和他的外国文学书单

    如果王小波同志不是英年早逝,他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莫言就可能拿不到了。 当然,小波同志本人可能这样...

  • 王小波的外国文学书单

    卡尔维诺《未来千年备忘录》 朋友寄来一本书,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备忘录》,我正在看着。这本书是他的讲演稿,还没来得...

  • 王小波书单

    1《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2《1984》 乔治·奥威尔 3《青铜骑士》 亚历山大·普希金 4《我们的祖先》《看...

  • 王小波和他的启蒙

    王小波是个很有争议的作家,热捧的很多,反对的也很多。到底他的价值大还是不大呢?我先提我的结论然后再论述一下下。 结...

  • 书单整理|王小波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 201...

  • 《情人》真的那么好吗?

    《情人》真的那么好吗? ——读王小波的《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王小波在《用一生来学习艺术》中谈外国文学对他的...

  • 我眼中《黄金时代》

    一直想读王小波的书,书单已经安排的很满,直到最近有空拜读王小波的精品集《黄金时代》。里面收录了《三十而立》、《似...

  • 王小波和他的黄金时代

    很多人在生前声名不显,等到死后才被人发现他的价值,比如曹雪芹、梵高、以及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

  • 王小波和他的“黄金时代”

    大抵对于王小波和他那一批的作家而言,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吧。 那个时代叫“文革”,也许作为知识分子,他们...

  • 沉默的大多数

    我至今仍然相信王小波说沉默的大多数是对的。 这几天在纪念王小波的文章很多,但是相比看过的人不算太多。知道王小波和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小波和他的外国文学书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z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