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作者从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将反学校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联系起来,并将其情景化。
反学校文化与工人阶级的车间文化有很多相似,工人阶级车间文化(这里强调的是车间文化)的核心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上级指导多么苛刻,人们总是在寻求意义,并为之搭建参照体系。这两种文化都试图在枯燥的制度下编织出属于自己的兴趣和娱乐。另者,这两种文化是处在其中的人为了获得对生产过程的非正式控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两种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体现的形式也相同,如语言表达,高度发达,对非同类威胁性的笑话。
(这部分作者提到特定社会、地方性结构性不平等产生的支配关系、制度性,我理不清里面的关系。)而在下一小节——对峙的出现,“家伙们”结交情谊的随机性与校方运用病理学概念建构了一个领导者与跟随者的基本社会模型都是一些现象,并不能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反学校文化的发展。而分化与教学范式才是缘由。
分化:工人阶级文化创造性地把自己表现为特定制度的具体形式,并把自己与影响自己的这个特定制度分开来的过程。分化产生的是正式制度范式的萎缩、硬化或软化。在学校这个制度里,基本官方范式关注的是教学,而这种教学的文化产生了反学校文化的各种形式。学校的纪律是维持学校制度的轴心,是再生产学校内的社会关系,是世人尊重的基础框架,已达成其他交换,不难看出,不仅是反学校文化会产生,教师在这样的基本框架和教学范式中慢慢异化。
分化后的师生关系为能成功恢复,但学校制度已被“家伙们”视为阶级原动力,这种对含义的双重表达是阶级社会中的典型制度。
作者在这章提出的观点很有趣。
知识的阶级功能。工人阶级眼中,理论只有在真正能帮助做事、完成实际任务、改变自然时才是有用的(理论与物质世界形成紧密的辩证关系);中产阶级则将文凭作为社会性的掩护,是攀登社会阶梯的力量。作者似乎认同“工人阶级对理论的反感和排斥,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一种认识,即理论在社会伪装下空洞无物,即使是在这种认识被压制的时刻。”这能说是作者对学院派的一种批评吗?
教师概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公平交换。用知识获得尊敬,用指导换取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