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书」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不知你是否自问过「书的本质是什么?」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精神遗训?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年轻人的忠告?是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接替他的人的命令?
每次面对书,如果你会纠结于「买不买」或「看不看」的两难,那你很可能还没有了解书的本质。这时,你或许该问一句「书是什么?」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书分为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等等,但这只不过是形式,我们更想研究它的内涵。
首先看看「书」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概念,也只有概念诞生了,人才会有意识去注意到它的存在。
英语中book,最早要追溯到「山毛榉」这种奇葩植物,古英语中它叫boc,用来指「刻有文字装订成卷的山毛榉树皮」。随科技进步,书写材料一再改进,从最原始的树皮到羊皮纸,直至发明了纸。boc也几经演变最后变成book这一形式。
而汉字「书」,早期是个动词,表示书写,慢慢随着书写材料,由青铜器变为布帛和竹简,再到后来的纸,「书」逐渐成为名词,来指代「装订成册的著作」,这基本就是今天常见的意思。
从名字的起源上,可以看出,书是一种「承载体」。而且无论印刷术出现与否,书一直属于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以前有钱人家才有书,还需要建个藏书阁来安放它们,以示尊重。
语言,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传统的口口相传局限很大,一来受制于时空,二来容易在相传过程丢失或者被扭曲。如果哪个部落,遇到意外,不幸挂了,那文化就断代了。
文字,以及承载文字的「书」,两者出现解决了人对于超越时空的诉求,知识文化得以流传,整个人类的「进化」速度大大提升。
小时候,你听最多的一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时觉得这挺矫情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反倒是很有道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比较特殊,除了自然选择之外,人类还存在着一种「文化」进化。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极简人类史》都提到了这一点,新人类的出生不能完全继承上一代性状,如强壮的体魄、聪明的头脑。但是父辈往往把生存经验传授给子代,子代也由此有了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子代又经过自己实践,在原有的经验上丰富和改进,又传给孙辈。一代代的文化叠加,像登阶梯一样,人类采摘了更高层的果实,获得极强生存能力,形成一种自我加速的「文化进化」。
别的生物需要几万年,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进化只需几十年,而且间隔还在不断缩短。
「文化进化」过程中,书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印刷术和互联网的普及,正在大大加速这个过程。
书,已经由原来的稀缺之物,变成了人手一册的读物。电子化的发展,让书更加廉价,人们越来越容易记录下各种内容,也越容易发表出来,世界逐渐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
书的本质是:信息的有机集合体。它的血液里,流淌的不是文字,而是信息。
信息泛滥,很容易就会淹没「书」的价值。
国外的书一直都很贵,因为他们卖的不是书,而是有价值的信息。而中国很多地方,书是论斤卖的,把书当做纸来卖。两国对知识的尊重程度,不用多言,你也清楚。
大一时,校园里的一个旧书摊,说是说旧书一律5块,我最后挑了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刚一拿上手,卖家就对我说「这个要10块」。我买了,很感谢卖家识货,以价值来论价钱。
说回来,信息泛滥,劣币驱逐良币,有价值的书很容易被埋没。
一颗老鼠屎毁坏一锅粥。劣质书,很可能讲的是扭曲的事实、偏激的言论、错误的经验以及毫无根据的猜想,这些其实会给读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没有仔细区分,容易被误导,错了还不自知,这等于削弱了读者的「生存能力」。
这些犹如给人带来不良的「变异」。如果没有仔细区分,容易误导,错误行事,如果不自知,会降低「生存能力」。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纠结「买不买」和「看不看」,除了经济原因,更多是对「书」有一种怀疑。
比如,你吃过蘑菇,觉得很好吃,但是在野外发现蘑菇,你就会犹豫吃不吃。如果你有其他食物可选,那宁可放弃美味,也不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学会辨识,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不错失美味。
选取好书,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艺术。这个我们后面再聊。昨天,看到何帆老师微博发的一条好书的标准,跟你分享一下:
好书的判断标准有二:一是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二是舍不得一口气读完。
前者衡量的是「精彩」,后者考验的是「深度」。一般常说的好书,主要是指价值,也就是「深度」层面。而「精彩」,不只是书要写得好,而且读者也要感兴趣才行。
书的本质是「信息」。好书意味好的信息,你吸收了,并且改变了你的行动,这就有价值。
卡夫卡对书,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A book must be the ax for the frozen sea within us.
所谓书,必须是一把劈向我们内心中冰封大海的斧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