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城已近半月,没想到这次病毒离自己如此之近,不过较于之前,相信大多处于风暴之中的我们,少了慌乱,更多的是一份坦然和一份能够战胜病毒的共识。
不过人的精力还是会被疫情所牵扯,尤其是处在疫情风险区,有些担心在所难免。
较之于此,更让人痛苦的是封闭在家的自我放纵,没有了限制和边界,可以随心所欲,看似更加自由,但一个系统,往往维持原状消耗能量更少,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生物钟错乱消耗的能量反而更多,原有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都不在线,自己感觉也更累。
于是去读了《精力管理》这本书,作者从时间象限更改为精力象限去规划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书中提到如果精力使用不足也会削弱精力,疫情封闭期间在家倒有些感同身受。“打着石膏的手臂,石膏的本意是保护手臂不被过度使用,如果超过一定时间,手臂肌肉反而因为静养变得无力,甚至发生肌肉萎缩。”
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作者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维度做了诠释,也给出了实例佐证,并在最后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可行性的计划表......
每个维度都很重要,而且书中的境况大部分人都在遇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改观的动机,而且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把一群蜜蜂装到气球里,气球是无法飞起的,因为每个蜜蜂飞行的方向不一致,蜜蜂就像我们的精力,只有所有精力朝一个方向努力时,气球才能飞起。
“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一艘行驶在海上的小船里,船底突然开始漏水,你的目的肯定是阻止小船沉下去。但如果你一直忙着舀水,肯定无暇顾及小船的航向。生活也是如此。当我们忙着填补漏洞,不让自己沉底,就没有多余精力探寻更深层的意义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将注意力从内心的威胁经历转移到挑战上去,就为生活开启了一系列全新的可能性。我们的生存动机不再是恐惧,而是可以引导我们、赋予我们意义的事物。”
书中的道理我们都懂,很多行为习惯甚至在小学的德智课上就有所学,然而现实却是一群高智商的人群,花尽心思制造Titty Tainment的陷阱,来击溃我们的精力。电子产品泛滥,视频,游戏,充斥着我们的闲散时间;各种高脂肪,高甜度的美食诱惑着我们的味蕾......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心念书中的准则,行为处事都要把自定的规则预想一遍,这种自律太难,大概率还是沦为所有的道理都懂,依然也过不好这一生的境况。
最终回归到原点,知行合一,难的还是在怎么执行。道理具有普世性,但是执行起来就需要因人而异。
这本书还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就像书中说道: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生活赋予你怎样的意义,而在于你是否主动将生活变成自己价值取向的载体。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毕竟,人类不应该询问生活的意义,因为他自己才是需要做出回答的人。每个人都要接受生活的质询。他只能为自己的生活作答,并负起相应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