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一老师:大家都说练习陈氏太极拳膝盖容易受伤,是陈氏太极拳本身对膝盖有伤害,还是练法不对?
老师答:练法不对,也没办法练对。
我不解,说:不明白。
老师边云手,边说:像我这么练,就很养生,不会受伤,但要是竞技,就不能像我这么练,要追求动作的难度系数,要跳的高,蹲的低,才能拿分数。竞争的结果必然导向对身体的过度开发,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人生很多问题与此颇类似,是个选择题,当我们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或许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心意,而是随波逐流。
拿练太极拳来说,两个目的:一为养生,为了个人身体健康;二为成绩、名声、利益等。在社群(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说哪个目的好,哪个目的坏,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不得不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利弊权衡,但从个人角度上,内求究竟,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倾向的选择,只是,在社会大环境下,我们常常习惯性的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
拿教育来说,也摆脱不了这样的矛盾。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就不得不为了考试成绩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做题上面。
总结一下的话,教育大概有两个目的:
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修养品质和磨练精神。
当社会的组织体系已经相对完善的时候,人的思想和行为必然要有某种固定的、被少数群体有意识引导的走向,这是规律,无关善恶,或者是某种层面上认为的善。我个人的认知是善恶一体。行善避恶,需要时时刻刻实事求是、在复杂的现象面前、站在整体的高度、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才能选择和把握(扯远了)。
人类群体生活中,无论我们赞同不赞同,无论我们对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认知层面多么的相信或迷信,都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众生无明,真人少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站在历史和当下的整体高度去认知事物的真相。但,正因为此,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的扪心自问,时时刻刻的自我对话。我有一个逻辑:我们能了解自己,也就能了解整个世界。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应该问清楚自己,我们想要什么?想怎么活?我们想要怎样的下一代?想要孩子有个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都是问题里叠着问题,我们要问到根儿里,才能找到一条达到本质的教育路径。
从现象看本质,难乎?易乎?
我个人成长经历来看,我大学以前,整体来看比较“明心见性”,做出的选择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舍弃什么。大学毕业后,再做出选择时反而不如以前清醒,会有很多纠结。为什么?内求自身,得出的结论是:人越长大,越容易被一些表象的东西所迷惑,而无暇顾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些“表象”是被社会整体前进所引导的。
《心经》里讲: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有色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所以面对丰富多彩的有色世界,很难做到心无挂碍,倘使我们能做到“心无挂碍”,便“无有恐怖”了,得大自在。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人性的这些事情,人生发展的这些规律,历史无数次的经验过,总结过,没什么新鲜,我们不求大彻大悟,超脱生死,但每个人为自己明明白白的活一次,总也离不开不断的自问自答,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找找自己的方向。
练太极拳,单纯从名利角度讲,只有比赛拿名次(按既定规则)这一条道可以走吗?能不能有既利于自身健康,又能获得物质财富的路径?
孩子的教育,单纯从“前途”的角度讲,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埋头于书山题海来应对考试不可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刨根问底儿到最根本,找出一条可以兼顾储备知识和培养精神的清晰的道路?
是,这需要用心,也需要智慧。
人或许都有一种依赖感,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靠政府,靠皇帝,靠救主,从群体的层面讲,多数人必然如此,是规律,但从有人类历史到现在,人类到底通过“靠”得到了什么?通过“靠”又失去了什么?
人类思想的整体进步,绝不是靠一两次文化运动或思想启蒙运动能够有所作用的,这或许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但教育,非如此不可。
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有非常作为的人,既有赖于教育,也是自然选择出来的,二者缺一不可。
以上,胡言乱语,毫无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