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及其与男友牟林翰的聊天记录曝光,让PUA、情感操控、煤气灯效应、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一系列名词再次得到广泛的讨论。
在这件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事件的讨论中,《煤气灯下》这部老电影也被多次提及。这部悬疑电影,直观地讲述了一个人是如何通过有策略地胡说八道,在光天化日之下成功操控另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的。
《煤气灯下》看,人就是这么脆弱,谎言听一百遍,居然就真信了。
别再问她为什么要听话?因为服从是人的第二本能。
对包丽以自杀结束生命,有的网友表现得冷漠,习惯性地不以为然,认为她太容易被人控制。
可是你以为换了你,就能做得更好吗?
事实上,人类是非常非常容易服从别人的。社会心理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米尔格拉姆实验,揭示了普通人在特定场景中,面对看似权威的角色时,有多容易放弃自己的意志。
米尔格拉姆招募了被试,声称要研究惩罚对学习的效果,让被试以老师的身份,不断对学生施加电击。实验中,学生(实际上是实验者同谋)逼真地表现出被电击的痛苦,反复表示已经无法承受痛苦,但实验主持者坚持让扮演老师的被试加大电击力度,被试虽然痛苦,但是80%以上都接受了实验主持者的指令。
一个很可怕的事实,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服从别人。
哪怕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指令。
米尔格拉姆实验也被认为解释了纳粹政权中无数普通官员、军人参与了种族屠杀的原因——平庸之恶,普通人在受到压力时总是自然服从压力、作出一些在压力情境之外无法理解的行为。
面对牟林翰这个一直在关系中以强者、“主人”形象出现的人,另一方会服从,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服从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崇尚的社会规范,它早已经被我们内化,就像我们的第二本能。权威人士能够非常容易地诱发顺从,且一旦人们开始服从某一规则,中途改变就变得很难。
在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压迫这一点上,其实包丽已经很强大了。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现代的理念,尊重自己作为人的自主权。起初一直在强调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观点: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未来。可惜抵不住对方诋毁和打压的火力,女孩的自我认知终于还是被吞噬了。
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的,总是女孩被操控?看看女孩是如何长大的吧。
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我们对女孩的教育。家庭、社会对女孩的教育实在是太失败了。基本上,是一种培养loser、制造弱者的思路,尤其是当把她放到男女关系中的时候。
说夸张一点,我们的文化习惯于把女人教育成羊,把男人教育成狼,然后告诉羊,你最好的归宿是嫁给狼,你最大的幸福,是找到一只愿意呵护你的狼。这纯粹是扯淡。让自己安全、幸福,唯一靠谱的做法是权力制衡、是势均力敌。你有核武器,我也有核武器,这样才能真正和平共处,不能把一方教育成弱鸡,再祝福她“遇良人”。落后就要挨打是硬道理。只有权力才能制衡权力,只有平等才有可能有真的幸福。
教育女孩,教她强大,是唯一的办法,而非整天告诉她:你要懂得示弱、要小鸟依人、要给男人面子;更不是从小就贬低她:女孩子小学学习成绩好、上高中就不行了;女孩子细心,但是不擅长逻辑;女孩子要听话,不能“疯玩”;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因为你们不像男孩、你们“玩不起”……
女孩是被打压着长大的,但是男孩却是被捧着长大的。
我们的文化其实从小就鼓励男性做渣男的,譬如“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我们的文化也给了男人无来由的各种鼓励和肯定,让很多男孩从小就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譬如:开车时,男孩子对车的感觉比女孩强多了;考试男生考得不如女生时,人们就说,高考体制死记硬背的多,适合女生……
也难怪男生总是觉得自己特别能干特别聪明了。
梁静茹的《问》我们的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也热衷于传递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弱者形象。把无力感放到女性的心中
这样的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的结果,就是一见到男孩,女孩就自动变成寻求保护者、寻求帮助者、寻求意见者、寻求照顾者,自动变成精神上矮人一截的角色。而男人则瞬间被推上主导者的位置。
这也导致很多女人即使在别的场景中并不是弱者,结果遇到男人的时候,也会自动变成弱鸡,服从性爆发。
如果遇到个把牟林翰这样有极强操控欲、心理比较扭曲的,就彻底倒霉了。这种精神上的压抑让女人在亲密关系中吃劲了苦头。想象一下,如果爱莎公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一直怪自己不会示弱、不会隐藏自己的力量,那她遇到一个精神控制比较厉害的男朋友会如何?估计也会整天戴着手套、压抑自己的力量,还怪自己有瑕疵,不是“正常”女孩,配不上男朋友吧。
我家里有男性长辈曾经用“为我好”的口气认真地告诫我:女孩子在外面,可以谈恋爱,但是一定要挑准人,小心被一些别有所图的人占便宜。这句话听起来没错但就是别扭,我那时候虽然没读过什么女权主义理论,但是对这种劝诫本能地心生反感,就反抗式地说“有啥好怕的,他图什么我也图什么呗”但是没想到这位男性长辈一下子就火了,说:“他玩得起,你玩不起!”我心想:哼,我没想玩,但是凭什么他玩得起,我玩不起?他有什么了不起,我为什么要怕他?
同样是关于性,长辈对男孩的教育,则是默许甚至鼓励的。身边一个朋友曾讲过她和男朋友的故事,她说:我男朋友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跟我发生关系,我觉得他的压力其实来自他的爷爷。他爷爷在家曾悄悄告诉他,“那件事”最好不要白天做。长辈的耳语,无疑是默认他已经有性生活,这让从未与女朋友发生过关系的他一时有点焦虑。
好,那么今天我们长了这么大,已经被养成这样了,怎么办?
识别即是抵抗。
女孩、男孩,都应该学会去理解文化对不同性别的规训是如何发生的,虽然两性都受到了一定压迫,但是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可能改变的动力不大。
但是女孩作为这个结构中被设定的“弱者”,一定要格外敏锐地察觉,自己是如何被塑造成弱者的,识别这些劝诫、欺骗和规训,它们可能是来自你的父母、你的祖父母、同学、老师、邻居、陌生人,你听的歌、看的影视剧、看的书,你要发现这些话背后的结构性不公平,然后让这些鬼话滚一边去,追求最好、最强大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