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10-25

2021-10-25

作者: 雪舞银裳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18:22 被阅读0次

    先敬罗衣后敬人

    09-27 21:36

    阅读 909

            先敬罗衣后敬人,原意是:讽刺别人以貌取人,以人的外表和穿着打扮来判断人。但我总觉得这不是以貌取人这么简单,我稍微曲解一下,我认为这是道出了与人相交的两个阶段,两个层次,即与人初识,看重罗衣;天长日久,则敬重人品。

            与人初识,人们常被罗衣吸引,漂亮的衣着外貌也确实让人赏心悦目,自然就得到更多关注和敬重,这是人们浅薄势力吗?有则有之,却不必苛责,这乃是人之本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貌总是有其先天优势,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赢得人们好感。因此有现代社交学、推销学等都非常重视外在形象,认为这是人的第一张名片。

            当然第二层次就是日久见人心了,深入了解人品后,真正被人品吸引折服,这是精神心灵层次,不好通过外表来一眼看穿,若是人们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人的品质精神,这就是轻率之举,常伴识人不察之错,轻则错失机缘,重则上当受骗。在这方面事例还真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就比如我们的孔老先生,就曾留下识人这方面的典故心得。

            曾经,老先生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先生对他很冷淡,他只好离开先生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且能言善辩,但后来被孔子批评言行不一,留下“朽木不可雕”的慨叹。

            在经历了“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教训后,他老人家逐渐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知人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篇》);二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篇》)。后面三句话学者杨伯峻的解释是:

            “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言行一致,心形相合,从心而往,既已则安。所有的都是人心品质的最好证明,人们到此时,方才可以无视外在而直指内心。

            我们的苏轼大学士,他曾被道士以貌取人,从而留下“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的趣话以讽刺道长,警醒世人。

            以貌取人,常使人失智。而相反,不以貌取人,则能成千古佳话。

            齐宣王遣散后宫,立德才兼备的无颜女钟离春为后,听从无盐娘娘的建议,最终成就了齐国强盛的国势。

              韩愈曾误认为相貌丑陋长牙外露的大颠和尚是坏人,得知他是学识渊博的高僧后,终成为好友,并修以“叩齿庵”表达愧疚之情。

            他们都是开始时以貌取人,后来是以才学德行论人。能从第一层次提升到第二层次,不仅提升了判断人的水准,也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其实,有多少衣衫简朴的智者,是我们普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山。他们的价值已超越外貌,不需要用罗衣来装点。

          鲁迅和理发师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鲁迅衣着简朴去理发,遭到理发师白眼和敷衍,鲁迅随手抓一把大洋给他,下次再去,理发师则奉为上宾,但鲁迅多一个铜板都没有给。理发师的行为是不是大多数人的做派呢?

              我们的社会,衣服承担的功能已经太多了,尤其还要承担华章之美礼仪教化之重任,有这些功能加持,罗衣当然要得到敬重,但是就不要让它再多一个判定人品的功能了,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向第二层次,让一个人最终因为人品而受到敬重,哪怕这个人衣衫褴褛,那这样的社会,该是多么睿智的社会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0-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ks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