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味文学常识6《病入膏肓》

趣味文学常识6《病入膏肓》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12:48 被阅读0次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年》,讲述了晋景公病重的故事。

春秋时,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他派人到秦国去请一位名医来为自己诊治。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为什么秦国会推荐医生去晋国呢?因为秦国和晋国是世交,历代通婚,关系十分要好。因此后世流传一个成语“秦晋之好”,用来形容两家联姻。)

医生还没到时,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到两个小孩子对话,其中一个说:“来的那个家伙是个很厉害的医生,恐怕会伤害咱们,咱们往哪逃?”

另一个回答说:“没什么的,我们到肓之上、膏之下就行了,他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所谓肓,就是心脏与隔膜之间;膏,就是心尖脂肪。

医生到了,检查之后对晋景公说:“这病已经治不了了。现在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这个位置没法用灸法攻治,扎针又扎不到,汤药的效力也不够,实在没有办法了。”

晋景公听了,想起自己的梦中两个小孩子的话,正与医生的诊断一致。他说:“你确实医术高明。”然后他就送了医生一份厚礼,并派人送他回了秦国。

“病入膏肓”指病情非常严重无法医治,后引申为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要早点想办法解决,在事物还没有扩大影响之前,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到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才去解决,以至于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关文章

  • 文学常识深

    学文学常识深 学海无涯文学在 学习文学路有常识在 文学常识深远有可学

  • 语文基础(二)

    一、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二、 字音 字形 词汇 修辞 文学常识 基础班——时代演进与文学标志的对应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化素养(记忆思维导图)

    传统文化 地理名胜 艺术成就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 科技常识

  • 最强大脑(十五):语文知识轻松记3

    第二节 文学常识记忆 在语文学习中有两大必背知识:文学常识、诗词文章。文学常识不仅仅指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知识,还有...

  • 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

  • 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1:表示降低官职、被贬官的词(1)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调职,“左迁,迁谪"表削职...

  • 文学常识

    觐,jìn,朝见(君主);朝拜(圣地):觐见,朝觐。 (形声。从见,堇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也泛指拜见...

  • 文学常识

    今天很颓废,不知道更什么,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就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更点文学常识算了吧,调整下状态。 1. 第一位女诗人...

  • 文学常识

    1.初唐四杰 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

  • 文学常识

    摸鱼儿:又名《摸鱼子》《买陂唐》《双蕖怨》等。原唐教坊曲名,本为歌咏捕鱼的民歌, 后用作词牌。 水调歌头:又名《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味文学常识6《病入膏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q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