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二”

作者: 文字复兴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9:32 被阅读0次

二(èr)

1.形体演变:

2.造字法

六书(许慎):象形字

三书(裘锡圭):记号字

3.解字:

《说文解字》:“地之数也。从偶一。凡二之属皆从二”。《说文解字今释》解释道:“二,表示地的数字。由成对的两个一字构成”。(按:天为奇数、地为偶数,结合了阴阳五行思想)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记数名之字,一二三亖为指事,皆以积画为数。许云地数,乃汉时阴阳五行家言,非确诂也”。(按:一二三亖并非指事字(王晖老师认为这些早期的记号字可归类于象形字),但他也指出了许书解释文字的缺陷,即出发点可能过于偏重当时观念。)

《字源》:“古文字一、二、三、四皆以积画为之,大约都跟刻画计数有关,是纯符号的指事字。”(按:积画成字,与指事字的概念不符,裘锡圭先生认为是为记号字)

《汉语大字典》:1.数词:一加一的和,也表示序数第二,《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2.两样、有区别,《后汉书•韩康传》:“口不二价”;3.不专一,不忠诚,《管子•大匡》:“今彭升二于君”;4.同“贰”,副、次的意思,《礼记•坊记》:“唯卜之日称二君”,郑玄注:“小二是一二之二,大贰是副贰之二”。

4.文字辨析:“二”与“上”

《正字通.一部》:“上,古文作二。”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此古文上”。

《中华大字典》:“按‘二’字上下画均齐。上画短者古‘上’字”,下画短者古‘下’字。今相仍上短下长作‘二’。

“上”字字形演变:

商代的“上”字为上短下长的文字,与“二”的写法很像,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混淆,为区别二字,人们先把上的下面一笔变曲,后来又发展到在上面一横的旁边添加一竖笔,这就将两个字变得容易辨认了,战国文字中二字基本上已区分开来。

相关文章

  • 解字“二”

    二(èr) 1.形体演变: 2.造字法 六书(许慎):象形字 三书(裘锡圭):记号字 3.解字: 《说文解字》:“...

  • 说文解字二

  • 学习《诗经•秦风•小戎》(二十四)

    第二,为何《郑笺》训“讨”为“杂”呢?《毛诗传笺通释》(大意): 《说文解字》说:“讨,治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说文解字(二)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度,遗传下来的文化...

  • 《说文解字》 叙 二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

  •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三(上)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三(上) 该篇需要稍微调整,《说文解字》第二的后三个部首我认为要归属到这第三篇,分别是品...

  • [说文解字]大自在(二)

    [说文解字]大自在(二) 1、大自在者,“大自”在也; 这是最基本的入门阶段,也是入门之道。要想获得大自在,首先要...

  • 说文解字22:人部(二)

    我们继续来说一下和人部有关的汉字。 从(從)(cóng):动词,两人在路上相随而行。 比(bǐ):动词,两人并肩挨...

  • 曼:《说文解字》引也。从又,冒聲。 慢:《说文解字》:惰也。从心曼聲。一曰慢,不畏也。謀晏切。 幔:《说文解字》幕...

  • 059汉字“二”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二 【卷十三】【二部】二 地之数也。从偶一。凡二之属皆从二。弍,古文。 二,表示地的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r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