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台上平白无故多了几支笔、几块橡皮是常事,你举起这些东西高声询问是谁丢了,多数时候无人认领。
孩子们前几日交的作业,有几本没有写名字,发的时候,没名字的又被交到我的手上,我让没领到作业本的孩子上前来认领自己的本子,顺便写上名字,最终仍有一本无人认领,看看上面的字,我不认识,再看看才写了一两页,就这样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
上书法课时,一孩子在自己的书包里发现了一瓶不属于自己的墨汁,交给了我,我又询问谁的墨汁丢了,大家相互看看,都说不是自己的。

“难不成这些本呀、笔呀、橡皮呀、墨汁呀都长上腿从别的班跑到我们班来了吗?”我和孩子们开玩笑说。玩笑开完,我心里不由一阵感叹,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好了,可是孩子却不知道珍惜,这些东西原本是他们每天都要用的学习用具,现在丢了居然都不知道。可能在孩子们心里,这些东西丢就丢了,大不了再和家长要钱买个新的,甚至有很多家长早就在家里批发了很多的文具,随便你拿,随便你用。

看着这些无人认领的文具,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和文具的事情: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文具盒里只有一支笔、一块橡皮,书包里只有一个本,这些东西我像宝贝一样保管,每每用完,就赶紧放到书包或书架里,哪像现在的孩子,一下课桌子上摊一大堆东西,根本就不收拾,只管跑出去玩,从不管它们丢不丢。而我小的时候,最怕丢了学习用具,因为丢了其中的一样,今天就不能学习了,回到家里和家长说再买一个,肯定会挨一顿骂。记忆最清楚的是那时候用的本,写完正面写反面,有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还用橡皮把写过的铅笔字擦掉,在上面重新写字。如果你用完的一个本,要想买新的,还必须把原先的旧本交回去,家长检查后,确定你已经用完了,才会给你买新本。这样的经历,让小小年纪的我懂得生活的不易,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不能和现在的时代进行比较,但是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仍需继承。因此,真的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教育,讲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让他们明白生活的不易,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拥有!

网友评论